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8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22篇 |
工业经济 | 69篇 |
计划管理 | 263篇 |
经济学 | 177篇 |
综合类 | 105篇 |
运输经济 | 11篇 |
旅游经济 | 3篇 |
贸易经济 | 179篇 |
农业经济 | 137篇 |
经济概况 | 146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邮电经济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日益紧迫,信息化的成功实施,需要正确理念的指导本文根据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信息化理念的框架,该框架自上而下包括三层: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并对框架的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2.
零售企业扩张实践质疑威廉姆森命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复制和选择性干预不可能",是威廉姆森关于企业规模边界的一个颇具权威性的命题,但是本文认为,这个命题已遭到零售企业扩张实践的质疑,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企业的扩张恰恰是由"复制和选择性干预"所支撑的.本文从零售企业"类似性活动"业务属性和"订购性生产"经营特征分析切入,对零售企业扩张中"复制和选择性干预"成为可能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文章认为,威廉姆森命题的遭遇与经济学的某种局限有关,这种局限的直接表现是经济学一直都将企业默认为生产企业,忽略流通企业的特殊属性,"工商合一"、"以工代商".文章对这种表象背后的原因也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63.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需不足,核心障碍在于居民消费需求疲软。自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和扩大出口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二者都不具有可持续性。2005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几年来高速增长的投资开始减速甚至负增长。为何?因为消费不足,投资转化为生产能力后使得供过于求更加严重,最终消费品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节节下滑,投资缺乏盈利前景。而随着投资的调整,生产资料市场的价格也开始下落,整个国内市场出现衰退迹象。内需的不足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这些年进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屡创新高,大大超出… 相似文献
64.
65.
66.
谈财产保险公司业务经营合规合法性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产保险公司业务经营合规合法性审计是指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及其保险资金项目的运用的合规合法性及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其在围绕保险业务承保及理陪工作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否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二是其保险资金的运用是否遵循了安全性原则及保值增值的目的,同时其运用的项目是否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财产保险公司业务经营合规合法性审计的主要内容,即对财产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的审计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其保险业务的合规合法性审计,二是对其资金运用的合规合法性审计。(一)保… 相似文献
67.
经过整顿和规范以及业内自律行为的加强,保险业近年来在业务经营合规合法性和财务收支真实性方面较之以前有所进展.但是,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其它因素影响,保险业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比较普遍甚至还较为严重,需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68.
怎样实现相当一部分国有资本的顺利退出,是这几年来国企改革“攻坚”的重点。长沙市推行的“两个置换”,向人们展示了一条可行的“退出”通道,说它凸显了一种极具思想解放意义的国企改革新逻辑,也许不算夸张。 “两个置换”的逻辑特色 国企改革的思维逻辑,直接指导着国企改革的具体操作。 20年来,国企改革的逻辑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第二阶段是建立经济责任制(如承包),第三阶段是进行产权突破(如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出售、破产等)。长沙市提出的“两个置换”使国企改革的逻辑发生了可喜的历… 相似文献
69.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回顾
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关注,初见于建设部等7部委200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2]217号)。自此开始,“房地产”和“宏观调控”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随着房价的步步攀升而成为一个受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0.
国有企业的“非常福利”与国有企业退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验研究表明 ,国有企业自产生之日起 ,就成为给工人阶级提供“福利保障”和“终身雇用”就业关系的工具或载体。随后 ,“终身雇用”演变成“铁饭碗”劳动就业体制。在“铁饭碗”体制中 ,工人可以凭借“铁饭碗”吃社会主义的“大锅饭” ,使谋求“非常福利”的意识既有产生基础 ,又有存在空间。实践证明 ,国有企业的“非常福利”行为既阻碍国有资本寻利 ,又侵害国有资本本身 ,并构成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正反馈机制”。而随着经济转型、非国有经济发展和改革向深层次推进 ,国有企业 (职工 )谋取“非常福利”的行为倾向也越来越受限制 ,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合法代表 ,其理性选择是行使退出权 ,职工对促使国有企业退出也较为积极。但在现实条件下 ,国有企业退出至少有三个基本约束 ,一是“非常福利”的正反馈机制 ,二是业已形成的“分享格局” ,三是持续的就业压力。三个基本约束决定了国有企业采取“内部置换型”路径退出较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