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9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43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24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10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金秋     
正~~  相似文献   
122.
在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的今天,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太阳能在泳池加热系统中的应用,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和经济性的角度对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太阳能加热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3.
当前国际需求变化的特点是发达经济体的需求相对下降、新兴经济体需求相对上升。对中国产业外部需求而言,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仍居于主导地位,但重要性程度有所降低,而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则呈快速增长态势。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国际需求向新兴经济体转变的步伐,但发达经济体需求的下降很难直接由新兴经济体需求的扩张来弥补,中国产业外部需求条件在一定时间内将呈恶化状态。这给中国产业发展既带来直接的威胁,又展带来潜在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4.
根据泰国农业合作部农业经济办公室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1至7月份期间,泰国大豆进口降低,而玉米以及豆粕进口提高。  相似文献   
125.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朝先 《经济管理》2003,(21):35-38
  相似文献   
126.
我国民营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民营企业制造业的现状 (一)制造业在民营企业中的地位。 分别考察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中的制造业情况。截至200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达202.85万户,注册资金18212.24亿元,从业人员2713.86万人,总产值12316.99亿元,销售总额或营业收入11484.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5亿元,其中,制造业为68.48万户,注册资金5000.9亿元,从业人员1220.58万人,总产值1023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40.5亿元。制造业分别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33.76%,注册资金的27.46%,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27.
丁毅 《市场周刊》2005,(43):43-43
今年,木材价格上涨了15%以上,涂料、胶黏剂等家具生产的主要原料价格也从去年底开始加速上涨,加上电费、运费的节节攀升,造成了家具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家具业内不断喊涨。尽管如此,除了少数品牌外,家具市场价格却一路走低。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指出,家具生产过剩是降价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8.
荣家企业是近代中国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企业道德、组织管理、人才等企业软实力的运用和提高,促进和保证了企业发展和扩张,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9.
丁毅  葛健  郭慧馨 《当代经济》2016,(8):121-123
在我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的背景下,政府对质量安全的监控越来越严格,但是由于我国在质量安全监控问题上存在多头监管的问题,因此对质量安全组织体系及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日本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及相关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日本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提出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0.
当前我国"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规模迅速增长,参与的主体和产业呈现多元化特点,合作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但是由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具有规模小、问题多和风险大等特征,在今后"走出去"实践中,建立完善促进产能合作的体制机制和支持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