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228篇
工业经济   103篇
计划管理   391篇
经济学   314篇
综合类   90篇
运输经济   31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303篇
农业经济   156篇
经济概况   2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91.
本文应用"资源诅咒"理论假说,通过1991—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能源开发确实带来了"资源诅咒"效应;虽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能源开发负向作用于对外开放度、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但"诅咒"效应尚未明显产生,而实施大开发后能源开发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负向作用有所增强,从而导致诅咒效应明显出现。通过进一步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能源开发在西部主要通过其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挤出效应,以及滋生寻租和腐败而引起的政治制度弱化效应这三种间接传导途径来阻碍经济增长,其中人力资本投入是作用最强的传导因素。  相似文献   
92.
"村改居"社区老年居民参与社工机构的社区教育项目情况并非如社会工作者预期一样乐观。评估老年居民对社区教育服务的需求是社工机构开展项目之前必须认真做好的功课;同时还应了解"村改居"社区老年居民与城市社区老年居民的区别,找出影响"村改居"社区老年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意愿的因素。对这些问题的准确判断是顺利推进社工机构"村改居"社区老年居民教育项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9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研究和开展费用的支出呈上升态势,因而,正确核算企业的无形资产研发成本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就企业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具体准则规定的研究和开发费用核算方法的合理性提出笔者的拙见。  相似文献   
94.
征地补偿标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化进程使大量农民处于失地境地,确立对失地农民合理的补偿标准,成为凾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现有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新近出台的《物权法》,提出以市场调整为基础,扩大征地补偿项目,明晰公共利益的内涵,综合考虑区位级差及地租土地补偿金和土地拆分价值;提出规定土地征用法律程序,制定土地征用相关司法解释,建立专门的争议解决机构。  相似文献   
95.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决胜小康的关键之年。站在重大的时代节点上,如何做到重大的宣传不缺位,为重大事件节点的宣传总结梳理出亮点,既做为回顾历史、纪念当下、鼓励后来,又不为当下和未来留下遗憾,值得我们思考。公路行业的新闻宣传工作处于行业与媒体的双重变革之中,在公路行业改革和建设交通  相似文献   
96.
松嫩平原自然宜垦性及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完善中国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自然开发潜力方面的研究。[方法]文章从自然适宜性的角度出发,选取了地形、气候、土地类型和土壤4个方面15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松嫩平原宜垦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1)1980—2015年松嫩平原自然宜垦性整体较好,最适宜垦区与较适宜垦区占松嫩平原面积的5068%,分布在松嫩平原腹地大部地区,中部、中北部、中南部等地;(2)松嫩平原已开垦耕地资源中,持续利用耕地占松嫩平原面积的4814%,空间上与宜垦程度高值区高度吻合;(3)新增耕地占区域面积的126%,以中度适宜垦区和较适宜垦区为主;(4)松嫩平原耕地后备资源占松嫩平原土地面积的1556%,在松嫩平原西部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均有分布,耕地后备资源中度及以上宜垦区占后备资源总量的7465%。[结论]目前大庆市和白城市可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但其中轻度及不适宜开垦区所占比例大,开发难度较大; 松原市可开发资源相对丰富且开垦难度小。  相似文献   
97.
雇佣生产既是农户获取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方式,也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变革背景下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本文利用黑龙江和内蒙古两地大豆种植户的面板数据,建立时期固定效应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劳动力雇佣水平、农机作业外包水平、管理人员聘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购买水平4个指标均对种植户大豆单产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农机作业外包水平的影响效果最明显。分类样本的拟合结果显示,农机作业外包对普通大豆种植户产出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而雇佣劳动力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出水平的影响更大。此外,田间管理环节劳动力雇佣水平的系数最高,表明该环节劳动力投入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最明显;而收割和整地环节则是农机作业外包水平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8.
中国城郊农村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本文以广州市A区为例,从微观历史的视角探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社区及村民之间的关系,展示城郊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是市场经济最积极的推动者,将社区土地配置到市场空间中。政府通过股改和股份固化,削减了社区经济管理权力,通过提供帮助渗入,提供资源介入,逐步接管了社区的民生事务、基础设施和治安管理等。社区组织不断边缘化,并在"三旧"改造后基本解体。基层政府、社区与村民相互关系的变迁受到地方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且顺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精英阶层对现代化城市社会管理的追求,事实上挤压了社区的生存空间。重建社区当是中国建设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攀登的高峰。  相似文献   
99.
从生态安全观的视角出发,以跨区域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为研究对象,将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辅以逻辑阐释,尝试说明新时代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样态。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技术治理”与“情感治理”进行理论对比,进而提出“嵌入式治理”的环境治理方式。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主体—制度—行为”三重环境治理逻辑,由此说明在多元化主体嵌入下呈现出的多维度制度及其背后差异化的社会分工。最后,提出生态安全观下跨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治理路径:一是通过政策“再造”,增强政策“耦合度”;二是以“主体+资源”的嵌入式“统合”治理,构建利益共享机制;三是多主体协作,重构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0.
传统音乐文化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大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传统音乐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当前存在不顾历史事实、盲目开发传统音乐文化旅游等现象.传统音乐文化的旅游开发应采取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民族精神指向、加快传统音乐文化的网络传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旅游开发的立法保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