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2篇
  免费   307篇
财政金融   982篇
工业经济   403篇
计划管理   1408篇
经济学   1338篇
综合类   642篇
运输经济   59篇
旅游经济   74篇
贸易经济   674篇
农业经济   438篇
经济概况   1076篇
邮电经济   25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鲜有研究针对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进行理论阐述及体制机制探讨。以我国布局国家实验室体系为研究背景,探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的现实逻辑,结合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和合作博弈理论,剖析国家实验室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行动指南,也是推动国家实验室发展的重要依据;(2)协同创新理论强调各类创新要素协调合作与相互作用,有助于国家实验室体系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3)合作博弈理论探讨决策主体均衡问题,对于实验室与外部单位建立良好互信决策机制大有裨益。基于理论分析,围绕政策引导、运行成长、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4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提出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未来,国家实验室体系研究需要进一步围绕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驱动因素、运行成效和科学评价)等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82.
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是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制度设计。现有研究多从权力改革视角探究赋权科研人员的作用效果,忽视了权力改革后组织能力支持对赋权效果的重要影响。选取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深入探究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组织能力与衍生创业的关系。结果发现,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赋权对科研人员衍生创业具有正向影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收益权下放程度与科研人员衍生创业呈倒U型关系;组织能力中的组织文化塑造能力、组织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制度构建能力分别在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影响衍生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83.
针对Shapley值法在供应链融资联盟收益分配过程中分配因素考虑不全以及各分配因素随机性和模糊性强的缺点,本文利用云重心法修正Shapley值的收益分配。根据供应链融资联盟收益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传统的Shapley值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风险系数、投入成本、努力程度以及信息对称水平4个分配修正因子,弥补了影响因素的缺失,并利用云重心法计算各联盟企业的收益修正值,云重心法能够解决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之间的模糊性转换,极大克服了Shapley值法自身的局限性。算例对比结果发现,改进的Shapley值法能更加合理的分配收益,有利于维持供应链融资联盟的稳定。  相似文献   
984.
顺应新发展理念的提出,2016 年学者们对绿色经济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在环境效率、环境规制绩效和绿色发展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一是从环境效率评估方法、环境效率状况和区域差异等方面对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估,并拓展研究了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二是从评估环境政策、税收、排污权分配、碳交易等环境规制绩效入手,理论和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的影响因素和绩效改进方向;三是探讨了绿色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地区联防联控、推出碳交易政策、优化城市结构和规划、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和优化环境管理手段等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85.
随着技术的不断产生与发展,各产业间关联关系不断变化,并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征。针对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创新外部效应,从产业关联产生的本质原因、过程和结果对产业关联发展进行解析。分析了技术在创新系统中对产业关联体系发展的引领作用,揭示了产业关联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提出了五阶段产业关联发展模型及演进路径。对3D打印技术相关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同一时间不同产业间关联所处发展阶段与程度有所差别,各产业在关联关系中所处地位与作用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产业关联阶段制定产业创新策略,推动产业关联关系合理进化。  相似文献   
986.
根据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的专利数据,运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得到关于技术融合趋势的关联规则,然后通过基于差异思想的兴趣度模型验证规则的有效性,并在关联规则基础上利用信息熵评估企业核心技术领域分布及变化情况。最后,以安川电机和发那科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差异思想的兴趣度模型弥补了关联规则因阈值设置主观性较强而导致部分规则无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7.
新药试验数据专有权保护制度旨在通过对公开的新药试验数据授予额外期限专有权保护,延长新药研发人的权利期限,达到消除因新药研发成本巨大而带来的不利影响。运用法理分析和比较借鉴方法,通过对我国新药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该制度存在立法定位、保护对象、保护客体、例外适用范围4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阐述了构建我国新药试验数据专有权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从5个方面构建和完善我国新药试验数据专有权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88.
知识是一种独特的有价值的关键资源,对知识的管理和有效利用对于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组织内知识流动并非易事,知识共享通常不是自然发生的。组织中员工知识共享水平的提高,需要员工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社会化为员工沟通交流提供了机会。非正式社会化作为发生在个人层面的社会化类型,对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来自长江三角洲的13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搭建非正式社会化、社会交互作用、权力距离、知识共享4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就非正式社会化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89.
黄佳音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2):1-7,102
2011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东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大国博弈深入展开;全年国际油价高位振荡,WTI与布伦特的价差大幅拉开。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成品油需求增速随之放缓,成品油市场化改革有所突破。展望2012年,不确定因素纷繁复杂,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乃至国际国内石油市场的发展方向耐人琢磨。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石油经济》编辑部举办的"2012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0-21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召开。会议分为"世界经济与主要经济体复苏前景"、"中东北非政局动荡趋势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前景及价格走势预测"及"中国油品市场分析与政策前瞻"四个专题,邀请16位各领域的资深专家,从多维度的观察视角,与来自政府机构、国内外石油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等约110位代表展开了精彩而深入的研讨。以下分国际篇和国内篇介绍专家们的主要观点,与本刊读者分享他们的智慧思想。  相似文献   
99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fstede's [Hofstede, Geert H. 1980.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ross-country psychological survey of IBM employees finds that some countries (societies) are systematically less tolerant of uncertainty, while uncertainty-tolerance is shown by some theoretic models to be essential to the growth of emerging sectors about which less is known. This paper first uses Durnev, Morck, and Yeung's [Durnev, Art, Morck, Randall, and Yeung, Bernard. 2004. Value-enhancing capital budgeting and firm-specific stock return varia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9(1): 65–105.] methodology to identify these informationally opaque industries. The hypothesis is then made that countries characterized by high uncertainty aversion (measured by Hofstede's indicator, and two other alternative indicators) will grow disproportionately slower in industrial sectors where information is less available. Using the Rajan and Zingales [Rajan, Raghuram G. and Zingales, Luigi. 1998. 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8(3): 559–586.]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ethodology, which is relatively free from the endogeneity problem, the study provides robust evidence of such an industrial growth pattern in 34 countries and 36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t also shows that national uncertainty aversion is not driven by under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ector, inadaptability of civil law systems, lower level of economic or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labor market inflexibility, or any of many other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e results remain robust when religious (Catholic vs. Protestant) composition is used as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for national uncertainty aversion. Th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presented helps explain why some countries are slower in embracing “new” (v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