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8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财政金融   323篇
工业经济   291篇
计划管理   1353篇
经济学   924篇
综合类   1083篇
运输经济   130篇
旅游经济   87篇
贸易经济   725篇
农业经济   477篇
经济概况   454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加入WTO使我国原有的银行市场垄断格局被逐渐打破 ,市场被重新分割 ,客户被重新组合 ,并由此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营销致胜”理念的形成 ,加快中外资商业银行营销融合 ,改善我国银行营销环境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2.
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与美、日比较,中国制造业无论是产品。人均占有水平还是技术发展、技术装备制造、经济效益、整体实力都存在着根本差距。通过中、美、日制造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对借鉴先行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经验,加快实现中国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3.
中资银行迎接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在华外资银行已在市场份额、客户营销、业务经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从容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改制过程,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即通过与外资银行的业务及股权合作来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市场应变力,通过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34.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君  黄强 《金融论坛》2006,11(8):7-13
本文回顾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现状,从追踪战略实施效果和评价流程角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具体包括按照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发展性要求建立了基本指标及其修正体系,并引入评议指标完善评价体系;运用Delphi法和AHP相结合的方法设置权重;借鉴分段函数取代传统直线型处理“倒U型”指标的不利做法;基于相对绩效评价思想,建立了评价标准体系和功效系数法评价模型;并以某商业银行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建议,并特别就引入效率评价维度来完善绩效评价系统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5.
在任何一种经济中都需要建立一种金融机构与证券市场能够共同发挥作用的、完善的金融体系。但是,考虑到各种经济制度建立基础和发展历史与传统上的差异,以及金融体系与企业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同,各国金融体系的架构并不需要保持完全的一致。本文从不同融资制度中金融中介的作用,探讨经济中金融中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6.
知识在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日益突出,知识正在改变着当代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知识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应运而生的企业知识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对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同时介绍了知识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现代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7.
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三个新特点:市场需求及市场规模日趋扩大,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风险防范问题日渐突出,并由此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带来深刻影响。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及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契机已经到来。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应遵循“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总体原则。国内商业银行应当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选择适当的产品切入金融衍生市场,并注重提高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风险防范和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相似文献   
138.
论文在从理论上论证了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运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1998年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以来经济运行中的投资和消费关系,并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扩大消费需求的方向和重点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9.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是:以信贷传导为主渠道。现行商业银行体制对信贷传导渠道的制约的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非对称性。疏通货币主渠道要求是:深化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非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40.
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内生偏好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以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由于不合理的成本因素、有缺陷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与低效的资本市场等原因造成的.本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管理者的内生融资偏好.如果公司绩效影响管理者的财富(或职位、声誉等),管理者的偏好将支配公司的融资决策;对称信息下,管理者将有充分的股权融资偏好.不对称信息下,如果管理者对公司项目(或资产)拥有私人信息,且厌恶风险,管理者将最大限度地使用股权融资,直至达到均衡.最后,本文提出,管理者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是内生的,治理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所产生危害的基本思路是"疏",而不是"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