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多维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赖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从资本约束、同业竞争、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市场需求等外部金融环境分析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从国家金融政策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因素分析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和日趋成熟的环境。因此,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重视消费金融和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是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13.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是国际金融领域讨论的焦点问题,而对汇率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问题的理解是一国进行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依据。本文对研究这一问题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在结合汇率制度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考察了相关理论的发展轨迹,认为汇率制度与经济绩效的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对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初,我国股市走出了一波大牛市。与此同时,由于外汇占款而被迫投放到市场中的货币数量较前几年也庞大了许多,因此,“流动性过剩”的说法便成为了解释这波大牛市的一个重要理由。本文试图从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之问关系的角度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的VAR模型,通过综合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来探求目前我国这波大牛市是否由于“流动性过剩”而导致,现阶段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之间到底有没有强烈的内在联系。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股市上涨与货币供应过多之间关系不大,股市上涨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股市的预期。 相似文献
15.
货币危机预警理论及实证比较研究——兼对中国的模拟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幅度扩大,汇率对经济的调节功能日益显现。这同时也增大了我国的货币风险。文章在论述东南亚金融危机后货币危机理论最新发展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比较了五种货币危机预警模型的预警效果、优缺点,并对预警模型在我国的模拟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和蔓延,选取沪深300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标准普尔指数2008年9月10日到2010年10月7日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股市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三地股市具有显著的联动性.这一研究结果有利于投资者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也有利于监管者对系统性风险进行预期监管;同时对我国股市国际化进程的认识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之博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股票市场的大幅频繁波动是其最明显的运行特征之一,其中国家推行政策对股价的波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讨论了中国股市“政策市”特征的深层次原因,随后运用博弈论方法对“政策市”特征的运作过程和演进趋势进行详细讨论,并针对中国股市现状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0-2018年中国122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机制和效果.结果 表明:首先,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对银行业风险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银行业景气指数上升会减弱两者之间的影响;其次,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国有银行风险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对非国有银行风险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苏锡常地区和苏中、苏北地区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入21世纪的江苏已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江苏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多年已进入全国前列,但全省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却明显不平衡。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苏北地区发展却相对滞后。同一政治环境和政策条件,为什么江苏不同区域存在如此难以弥合的经济发展差距?该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解释长期困扰江苏经济发展的谜点———区域创新能力要素差异。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县域农村地区所存在的非正规金融的考察,采用访谈、调查的形式分析了其发展现状、组织形式、现阶段发展特征和变化趋势及其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并针对当前江苏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作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