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4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考虑到绿化、交通、驳岸、景观特征、建筑物等多方面的内容,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为人们提供适宜的体闲环境和健身环境,还要注意滨水建筑物的布局和规划,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牵引动力。然而,地方立法上仍存在的缺位,相关扶持的法规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沈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对促进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涉及的一些法律现象,指出其现阶段相关法律制度支撑存在问题,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法律支撑制度问题进行探究。其中提出了专利产业化制度、风险投资保险制度,以及知识产权维权制度等具有应用价值的立法对策。旨在为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法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融资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沈阳市为例,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沈阳经济开发区和浑南新区为核心,多个产业园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但是,由于受资金瓶颈的束缚,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整体水平上仍有待提高,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建立促进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知识产权融资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促进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融资法律现象,结合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科技法学等学科理论,分析沈阳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融资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域外相关立法经验,结合沈阳市的实际,对促进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支持的知识产权融资机制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健身意识的普遍提高和国内体育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业余体育运动中的人身损害有了普遍化的趋势,从而为业余体育活动中的侵权归责研究提供了时效性意义。我国相关法律对相关问题做出了一些规定,但在我国司法实务以及民事理论中仍然存在现实争议。本文以我国侵权责任法和基本侵权法理论为依据,从业余体育活动的本体特点出发,运用实证分析以及演绎的方法对自然人参加业余体育运动中发生的运动伤害所引起的具体侵权归责问题进行讨论,并就引用风险自甘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琰  于维同 《商业科技》2014,(7):188-19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深,各国经济实力竞争较量的关键指标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状况。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对于我国经济力量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对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法律制度支撑已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本文从商事法律角度出发,立足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沈阳市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并借鉴相关国外立法经验,提出与沈阳市现实相符合的,与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商事立法对策和法律支撑。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上购物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的购物模式,成为了众多消费者购物消费的热门渠道之一,这也使得我国网络商主体地增长势头迅猛。但这种快速增长中喜中有忧,由于我国网络商主体的相关制度依旧空缺,不能较好地服务现在的网络交易发展模式,导致网络商主体良莠不清,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维系。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现存的网络商主体登记制度现状进行了剖析,针对现存问题,结合司法实践提出了具体的规制对策,试图从中构建我国的网络商主体登记制度,从而更好的维护网络市场交易秩序,保障网络交易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7.
于维同  吴燕 《金卡工程》2010,14(11):4-4
在我国市场,少数经营者、销售者运用各种手段牟取暴利,侵入房地产、医疗、交通、能源、教育等消费品领域。暴利行为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破坏了效益和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助长了投机的恶习,成为了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隐患。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行为是决定非核心企业能否获得融资的关键.基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视角,探索非核心企业的合作能力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行为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对408份调研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并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非核心企业的合作能力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非核心企业的合作能力通过供应链网络整合的中介作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融资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供应链融资.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对理论模型及假设条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理论模型及假设条件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因此非核心企业提高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能力,通过网络整合实现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并以此为基础改善融资环境,将会更好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