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40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现代转型本应该在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等百科领域进行百科全书式的立言立法,但我们今天的出版所反映的知识生产或当代知识积累仍是专业的而非社会的,仍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仍是集体的而非个体的。  相似文献   
32.
余世存 《英才》2007,(8):126-126
如果你们谈起我们的弱点,请不要忘了这个时代,你们逃避的正是这样的时代。  相似文献   
33.
余世存 《英才》2008,(11):138-139
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都有名门望族、公卿豪门,辅佐周王室的望族也不少,其中单氏家族华夏知名。  相似文献   
34.
先知箕子     
余世存 《英才》2007,(12):129-129
什么是先知,各文明中的先知是何时出现的,这既是神学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历史学的问题。 在部落社会向国家过渡时期,一些部族里的上层精英,有条件从日常劳作或管理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天人之际的思虑,从而获得了关于古今之变的消息。他们也由此被自己的子民视为先知。因此说,先知只能出现在人类历史的某一阶段。  相似文献   
35.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中国正经受着一场人的意识的觉醒,尽管这场悄悄发生着的人的革命远未展开其深度和广度,但在人本身的资本化或资源化的取向上已使相当规模的人卷入其中,至今,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人仍在经受这一阵痛。当人力资源这一概念引进后,当人本身作为商品作为资本在市场上流动流通后,资本家作为一个过时的语汇已不能准确地表达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了。反而是以创新的企业家为核心,  相似文献   
36.
闻人难识     
余世存 《英才》2014,(6):110-111
有人说他是"乱世奸商",有人说他是"爱国的民族资本家",有人说他是"帮凶"、"走狗"……旧中国称虞洽卿这样的人是"闻人"。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虞洽卿三个字早就标签化了。这个当年上海滩的"闻人"、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大买办、蒋介石的"金库"……是我们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物。记得20多年前,从历史书上知道这个人物,就把他跟"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对这个人,也就失去了了解的兴趣,直到看民国史料多了,才知道这个人还是有值得人佩服的一面。  相似文献   
37.
神秘的先知     
余世存 《英才》2007,(11):129-129
如果说大禹作为先知,留下的预言,并不令理性时代的人们感觉到意外;那么,古公宣父的预言,就是一个难解之谜了。  相似文献   
38.
余世存 《英才》2014,(10):112-113
胡适的盛名之累可想而知。他的钱来得多,也花得快,他有时也会有“穷”念。 鲁迅自认为是“中产的知识阶级分子”,那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应该算是富裕的知识阶级分子,胡适介于二者之间,他没有梁启超等人那么富裕,但远比鲁迅要多一些“财务自由”。  相似文献   
39.
民族变迁的无价财富李晓斌先生终于有机会来出版个人的摄影作品,他30年的事业,30万张底片整理出的一小部分,以200多张照片的结集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借此机会可以一吐早已骨鲠在喉的想法:这既是李晓斌先生个人莫大的荣誉,也是中国摄影业界的一个不小的悲哀。我曾经有三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