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8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23.
日本在工业化时代成功地追赶上欧美,在20世纪80年代被誉为"世界工厂",那么,工业化时代"日本制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是什么呢? 高度重视生产现场 技术革新包括"产品革新"和"工程革新","产品革新"主要解决制造什么的问题,"工程革新"主要解决如何制造的问题。最近,日本学者指出,美国擅长的是"产品革新";而日本擅长的是"工程革新"。换句话说,美国人长于在"制造什么"方面的革新;而日本人长于在"如何制造"方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24.
冯昭奎 《国际广告》2010,(9):139-139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统计,中国以300多万辆的优势,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然而,汽车的发展在中国有一个极限,即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中国必须找到汽车能开得更顺畅、更环保的“新路”。  相似文献   
25.
战后以来,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开展政治、军事外交的回旋余地很小,特别是对美国以外的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很长时期几乎只有依靠经济手段来开展外交活动。同时,战后日本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了一条“经济至上主义”的路线,又长期处在美国的政治、军事庇护之下,尽管较快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但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不大,这就不能不限制其政治、军事外交的开展。因此,在战后日本的“外交结构”中,经济外交占有突出的地位。本文将讨论战后至冷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的变迁与特征。  相似文献   
26.
27.
新情况 中日两国贸易连续3年创新高。2001年,中日两国贸易额达877.2亿美元。又据日本财务省通关统计,2002年1月—9月两国贸易额已达到740亿美元(9.104万  相似文献   
28.
29.
技术引进在本质上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战后日本技术引进的成功,意味着是充分地开发利用了后进国相对于先进国的“技术差距”这种“资源”。“拿来主义”的前提是要解决“从哪儿拿来”,即确保从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产生地源源不断地获得技术。因此,在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下。为了成功地实行拿来主义,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努力,而且需要进行经济、政治、外交上的努力。拿来主义的核心是要“占有、挑选”,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最迫切需要来确定引进的重点,把有限的外汇用在刀刃上。同时,把外国先进技术“拿来”之后要很好地进行消化、改进和提高,使之真正化为自己的血肉、自己的本领。通过吸引外国企业直接投资所获得的技术只能说是人家“送来”的技术,与自己主动“拿来”有着根本区别。不能以“送来”代替“拿来”,而应在利用“送来”的同时,更认真地实行“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30.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2 5周年 ,本刊编辑部与《世界知识》编辑部于 2 0 0 3年 7月 8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了“对日关系战略思考与比较”研讨会 ,来自学术界及有关部门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家围绕如何从长远和战略角度思考中日关系展开了认真、深入的讨论。现将与会代表的发言刊登出来 ,以飨读者。需要说明的是 ,各位学者的发言纯系个人见解 ,不代表其所在单位及本刊编辑部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