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4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6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文对我国先后发布的三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与国外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横向比较,阐释了我国现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国外相关准则的差别,分析了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及国际的合理做法,并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针对现行准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解决措施,以期完善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相似文献   
22.
在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府参事、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刘冬荣女士联合34位各界代表,联名提出了一份“关于积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议案”。本文根据此议案主要内容编写。  相似文献   
23.
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经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次企业所得税改革将统一适用税率;统一税前扣除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强化反避税措施等,这些举措意味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外资企业在企业所得税税率、税前扣除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所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将不复存在.事实上,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上述差异一直是许多企业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次税制改革无疑将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会计合约安排与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企业是一组合约关系的联结,会计是企业合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合约履行程度与履行效果的度量.现代企业合约安排规定经营者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而会计合约安排规定经营者享有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与会计规则执行权,这种经营者既分享企业剩余又控制剩余计量的制度安排,构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逻辑.要根本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顽疾,必须对现行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与会计规则执行权合约安排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25.
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及其培养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及其培养的意见,但学历教育中对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一直被忽视了。本文通过借鉴国际上对注册会计师能力框架的研究,分析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能力框架的基本内容,探讨在审计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未来审计职业能力的培育。  相似文献   
26.
企业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是适应新时期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必然举措。企业环境发生变化,也使得一些外部的因素相继发生了变化,下面笔者针对企业实施ERP后,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的变化做些探讨,指出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会计监管理论历史回顾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会计监管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有效市场假说否定了早期会计监管理论,市场失灵论也未能解释会计监管。基于产权理论和政治活动的经济理论的会计监管理论,把会计监管嵌入到企业契约关系和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的框架之中,用契约成本解释监管对象的会计政策制定行为,用监管活动中的信息和契约成本解释监管主体的监管目的,为会计监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并为加强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予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8.
文章在经典MV模型的基础上,系统考虑现实存在的各种约束条件,依据银行资产的特性,设计并建立了与经典MV模型有别的带有多种约束的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29.
浅议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环境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开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创新时期。文章讨论了这一时期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创新的动力及其相互关系,行业主导大公司是主要推动力。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也是重要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创新的博弈论模式。企业改变外生性规则,实现测评指标体系创新;企业家变革企业内部制度,实现绩效评价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