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35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16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贫困化增长”的衡量:贸易条件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我国在1999 - 2009期间出口的47种主要工业制成品计算三大贸易条件,得出的结果是:除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外,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均有所改善,但是福利水平的变动趋势无法确定.对此,本文验证了仅仅用贸易条件作为衡量是否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修正“岔困化增长”衡量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2.
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资源的最优配置将是企业高效率的基础,如何借鉴帕累托最优理论使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效率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3.
基于1991-2005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比较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FDI)、政府公共支出、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类型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导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收敛与扩散并存的格局。在任意特定地区里,不同类型资本贡献率也不同,各个地区应当因地制宜,积极引入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资本积累途径,以促进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4.
温怀德  温怀玉  刘渝琳 《特区经济》2006,210(7):216-218
国有企业不是本质,而只是一种载体,国有资本及其保值增值才是本质和内容。必须改变混淆经济利益本身和其载体———企业之间关系的现象,这要求在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依然由国有企业控制,而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应放弃控对企业的经营权,或参股或退出,变国有企业为活化的国有资本,并由专业投资公司独立经营国有资本。政府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负责,不再对企业负责。国有企业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独立经营国有资本是可行的,并具有诸多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优惠投资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优惠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传导机理,揭示了政府的优惠投资政策在节省生产成本、扩大就业规模、提升技术效应等方面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构建了政府优惠投资政策指数,使其能更合理地反映我国政府优惠政策下的投资状况。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显示,政府优惠政策对工业集聚水平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政府应加大开放力度,尤其要强化中西部地区产业选择的优惠投资政策,以便缓解甚至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76.
本文将城乡二元制度元素引入城市化普遍规律建立了一个数理模型,分别从城乡差距、乡城转移就业等动力来源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等发展绩效入手,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城市化演进机制和路径,基于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统计数据在改革开放至今的演进趋势和主要特征上相吻合。而未来情景模拟预示了多种可能的演进路径和均衡状态,在农民、农民工与市民三者的工资中,如果前两者趋同快于后两者收敛,将可能在未达到城乡均衡前落入城市化停滞陷阱,反之则可以最终实现城乡均衡。研究认为城市化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政策选择上应根据相关规律把握侧重点。  相似文献   
77.
公共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挤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济改革以来,经济以年均接近70%的速度增长。在此过程中,东部地区发展尤为迅速,相比而言,西部省市的发展就稍显落后。1998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加速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纵观改革20年,在整个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许多因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使家庭成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业改革,在企业管理中引入了物质激励的企业改革,各种价格改革、技术引进、面向国际贸易和外国投资的市场开放以及非国有部门的兴起等等。其中,公共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这将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8.
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方法探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建立反映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存量、质量、结构与变动度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分析,力图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形成了“中国之治”的治理模式,彰显了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在明确揭示“中国之治”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涵、考察经济质量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引入“制度优势”拓展高质量发展内涵。运用1998—2020年国家层面数据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指标并进行差异化分析,揭示了“中国之治”制度体系下高质量发展整体趋势向好,但具体维度表现存在异质性特征。在制度内核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应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强化五大发展理念与经济质量、制度优势的深度融合与广度拓展。  相似文献   
80.
本文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互联网使用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显示,互联网使用能够带来工资性收入的提升和性别收入差距的缩小。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揭示了互联网使用中的性别特征差异和性别歧视。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偏好和教育机会的增加是使女性在互联网使用中获益更多的主要原因。农村户口和低收入群体的女性更能在互联网使用中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