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37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88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1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今年12月,南方电视台将迎来自己的10岁生日。当各种品牌纷纷以历史悠久为推销资本,南方电视台——这个中国大陆最年轻的省级电视台却真诚地为年轻而自豪!  相似文献   
102.
在建筑企业追求产值、创牌子、抓质量的背后,存在着忽视企业成本管理的严重现象。本文探讨和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揭示了企业以抓产值、抓质量掩盖亏损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给出了基于销售的现金流平衡点测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分段投资决策准则,解释在创业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如何根据创业企业的销售增长,最佳决定创业资本的投资数额,从而达到控制创业投资风险、培育创业企业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作为城市电视台中最独特的代表之一,广州广播电视台一直都未走出我们关注的核心视野当中。一直以来,广州地区的电视媒体众多,情况复杂,境外频道曾经占据着当地较大的市场份额,新媒体的出现有让这种竞争环境更加复杂。本地城市台究竟应该如何自处。应该如何杀出重围,在今年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电视媒体管控政策更加严格的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105.
采用长株潭地区城市群1990年到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以及环境污染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由三组计量模型的曲线及其趋势可以看出:长株潭地区城市群建设指标与生态环境指标的演变轨迹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呈倒U型。就总的趋势看,长株潭地区城市群已处于经济增长在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阶段。为了更好地促进长株潭地区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实行环境污染问责制度;强化政府职责,形成社会舆论监督氛围,加强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06.
"渔光互补"是目前前景广阔的"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养殖新模式。为进一步推广这个新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汉沽地区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第一第二产业的共赢,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2020年,我们进行了渔光互补养虾试验。一、试验条件试验地点在天津市立信水产养殖公司,试验面积108亩。  相似文献   
107.
刘燕  刘珊 《时代金融》2013,(5):146-147
农村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与破坏,还威胁到农村居民在健康安全的环境里生活的权利。本文从政府环境责任的视角出发,在厘清政府对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政府环境责任的不足之处,通过完善政府在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的环境责任,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8.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高端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为了更科学、更合理的构建符合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规律的课程体系和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许多高职院校开始了有关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故本文对“岗证课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9.
在新媒体浪潮中,各种媒体都不能避免“新旧”的问题,从上个世纪开始,广电媒体已经在探索自身的数字化道路,以期顺应媒体发展趋势,紧跟数字化新媒体的潮流。在这条充满坎坷和障碍的道路上,广电媒体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春夏并且进入了全面升级与战略化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更加融为一体。2008年,以美国华尔街为中心爆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震动,至今余波未平。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然在全球性危机中不能独善其身,中国的经济必然受到影响。在经济危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风险与机遇并存。增强信心,加大国内投资,拉动内需是中国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