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华黎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8,(5):27-30
文章从财政的视角分析近些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状况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结合财政体制的改革逐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且通过财政制度的安排尽可能地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稳定的资金供给机制,不仅保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而且在以后的年度里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接.最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2.
论政府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社会救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制度。文章主要分析了政府在建设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中的缺位及其原因,提出了在制度建设、资金保障、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方面政府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 相似文献
13.
14.
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的失能风险加剧,老年群体的长期照护需求不断地增加.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不容小觑.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失能照护问题变得非常迫切.为完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安庆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现状,认为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参保覆...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保障离不开财政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农民负担沉重、农村集体经济弱化、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面临挑战,要求政府担当起农村社会保障主体责任。应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导,推进农村居民生活保障的社会化。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要求,也是公共财政理论的现实运用。主张取消农业税,开征农村社会保障税,形成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主渠道;调整农村土地转让收益分配、改革耕地占用税,充实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17.
一、研究背景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呈现二元化状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落后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这既不能满足农村人口基本保障需求,也拉 相似文献
18.
药品零加成政策切断了公立医院“以药补医”补偿渠道,而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财政补助难以填补取消药品加成的缺口。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效补偿机制成为当前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入点和重要保障。本文借鉴全民医保国家的基本经验,构建了医保基金支付、政府财政补助、患者自付和社会投入四支柱补偿体系,从优化结构的视角分别界定了各补偿渠道的比重和投入方向,并强调推进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构建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农村统筹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作用,以社会救助作为农村统筹的支点,加大对农村社会救助的投入,建立与完善农村的社会救助制度。现代的社会救助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救助,通过社会救助使被救助者通过摆脱贫困状态,能够自助,融入主流社会,因此应建立积极的社会救助体系,同时保证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支持,逐步完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73-74
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形性和无地域性,造成经营所得来源地和课税对象的识别模糊,加大税务检查和征管难度.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政策的取向应为:完善现行税法,补充电子商务税收条款,健全税收征管制度,加大网上交易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