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7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91篇
经济学   102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69篇
农业经济   26篇
经济概况   90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当前国民经济是否出现了重要转折?这是当前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在经济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国民经济已经出现了重要转折。理由有三:第一个理由,2000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8.2%,1994年以来经济增长率增幅逐年下降的情况已经被遏制住了,经济开始回升。第二个理由,2000年上半年的投资与消费的增长都在10%以上,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这就证明了,投资、消费双启动的措施是见效的。第三个理由,出口增长比较快,上半年出口增长到38%,这表明亚洲金融  相似文献   
342.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最近在一次专题报告中,对我国当前经济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不同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前国民经济是否出现了重要转折?这是当今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在经济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国民经济已经出现了重要转折。理由是2000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8.2%,投资与消费的增长都在10%以上,出口增长38%,这表明:1994年以来经济增长率增幅逐年下降的情况已经被遏制住了,经济开始回升;投资、消费双启动的措施是见效的;亚洲金融风暴给我们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结束了。第二种…  相似文献   
343.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厉以宁 《东方经济》2000,(11):18-23
  相似文献   
344.
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民间资本介入参与国有经济重组是正确的思路。我们知道,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必须结合在一起的,光有制度创新没有技术 创新,光换下牌子、台子,是没有用处的,产生不了拳头产品,打入不了市场,有什么用?但光有技术创新没有制度创新,同样是不行的。机制不换,同样困难重重,所以说,两个创新必须结合在一起。但怎样结合?最好的办法是民间资本介入参与国有经济重组。 现在民间介入的方法是 很多的:允许私人经济发展,建立投资基金,职工持股等等,但主要的问题是必须参与到国有经济的重组中去。企业兼并、资产…  相似文献   
345.
厉以宁 《经济研究》2019,54(10):4-23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了系统地总结和提炼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本刊特邀部分著名经济学家撰写了这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46.
<正>我国粮食已实现十连增,但一个尴尬的事实却是,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一直在屡创新高。按我国当前的消费人口数量,大约需要30亿亩以上的播种面积才能满足要求,而目前我国只有18亿亩耕地,加上复种只有24亿亩,还需进口6亿亩的粮食,目前进口的大豆就有3亿亩的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更重要的,从质量上来看,我国食物供应面临更大的问题。不断出现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让大部分消费者  相似文献   
347.
厉以宁 《中国西部》2014,(10):49-49
<正>最近,本人在外地考察时,请一些民营企业家谈谈他们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看法。他们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都很拥护,但总是感到不踏实。他们认为如果国有企业还是现在这个样子,民营企业是很难和国有企业合作的。民营企业会害怕把自己"弄丢了""卖了。"民营企业如何坚定信心?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理论上已经有两大突破,一是市场在资源配  相似文献   
348.
关于中国城镇化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相似文献   
349.
一、四大惯性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第一,有投资的惯性,因为很多在建项文已经下去了,投下去了,这样的话投资的惯性存在,将会使得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率;第二,现在主要的经济增长除了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以外,还要靠民营经济、靠外商的投资,而民营经济跟外商投资这不是计划所能够控制住的,它是根据市场经济来调节的;第三,增长势头之所以挡不住,因为中国目前正处在消费升级的阶段,消费升级表明人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且是要求能够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消费升级并不和现在市场上某些产品的滞销是直接联系的,真正人们所需要的商品仍然是有带动经济增长的势头;第四,当前经济增长势头压不下来,因为中国正处在有成长期的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的阶段,固定资产大规模的更新,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在市场竞争更激烈了,环保的要求更严了,国家对于资源的控制也更严了,因此就要求能够更换成消耗原材料少的、消耗能源低的这些设备,要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小的,环境污染小的,在成长期中,有一个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的高潮正在慢慢兴起.   ……  相似文献   
350.
厉以宁  苏旭 《浙商》2006,(8):13-13
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大体上是平稳的。何以见得是平稳的呢?第一,经济增长率还是比较高,第二物价基本上是稳定的,消费品价格虽然有升有降,但是幅度都不大。不过,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其一,投资仍然比较多,比较旺;其二,货币信贷量比较大。正因为如此,发改委最近准备清理在建项目,银行也在收缩信贷。这是值得注意的迹象。当前中国宏观调控主旋律究竟是什么?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既不能说是防止通货膨胀,也不能说是防止通货紧缩.当前宏观调控的主旋律仍然是调整。防止信贷的增长同样是为了结构能协调,而不至于产生严重的结构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