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64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本文通过对比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英国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和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有关“利得、损失”的概念、分类、内容及相关披露规定,指出我国有关“利得、损失”会计规范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始于 80年代 ,先是翻译介绍国外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行研究。在这些研究成果中 ,具有中国特色的是劳动者权益会计论。针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不足 ,有同志提出了彻底改良模式———劳动者权益会计 ① 。通过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继承 ,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改进 ,试图明确人力资源的权益 ,确定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它包括两部分的内容 :与传统财务会计融合的创新核算模式和与传统管理会计融合增加的管理内容。劳动者权益是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而享有的相应权益 ,包…  相似文献   
23.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等涉及了我国企业利润表的有关问题。《日本企业会计准则及注释》第二部分“损益表原则” (以下简称“损益表原则” ),对日本损益表相关问题进行了有关规范。笔者拟对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   一、损益表的内容及范围比较   日本“损益表原则”指出,损益表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报表。损益表必须记载属于一定会计期间的全部收益和与之相对应的全部费用,以揭示企业的经常利润,并在此基础上加减属于本期的特别损益项目,来反映当期的净利润,“损益表原则”第九条指出,本期…  相似文献   
24.
刘锋  孔庆林 《商业研究》2000,(12):97-98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它们带来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对我国的经济 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们也得到了较好的回报。其实,它们之所以有良好的发展,除了它 们自身的优势外,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为它们提供了比我们国内企业更优惠的政策,即超国民待遇。 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即,这种待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的弊端也显露出来:外资企业所具有的各种 优势使得国内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这也制约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对我国总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应对外资政策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5.
刘峰  孔庆林 《商业研究》2000,(11):38-39
个人独资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型企业形态,国家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应给予适应的扶持,帮助其发展,使其在财政政策上承受较低合理的税赋。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个人独资企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6.
个人独资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型企业形态,国家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应给予适应的扶持,帮助其发展,使其在财政政策上承受较低合理的税赋。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个人独资企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7.
一、股指期货的作用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按约定价格进行股价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合约。股指期货交易的实质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通过对股票趋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对合约的买卖,来冲抵股票市场风险。股票指数期货不涉及股票本身的交割,其价格根据股票指数计算,合约以现金清算形式进行交割。股指期货为现货市场投  相似文献   
28.
29.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该准则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