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学报质量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是学术水平与出版形式的完美统一体;学报整体质量决定于编辑主体素质的高低;具有深厚编辑理论及熟练操作技巧。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学术水平的高素质编辑即学者化的编辑,才是学报整体质量得以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构建权重矩阵来衡量研发外溢是最常用的衡量间接研发资本的方式,常用的是基于贸易额、专利信息和投入产出信息等来构建权重矩阵,但其中存在较多争议的是基于专利信息所构建的权重矩阵。通过对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其所对应的衡量方式进行综述,发现以往对研发外溢的衡量主要侧重于宏观层面,如国家或行业层面,但对企业研发外溢的衡量较少,因此,对企业研发外溢的衡量是后续研究的主要侧重面。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或缺陷表现为企业主主观上的封建思想;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薪酬与激励机制。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尽快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虽然今天的世界状况与马克思当时所研究的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就资源的配置方式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仍然是世界的主流经济形式.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着自己的新情况、新特征、新问题,但改革开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形式也是市场经济.因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市场经济及其运行的分析与阐释并未过时,应当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商品、货币、资本等更具有了全球性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商品社会或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与客观联系,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具体的方面与环节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步,很多新的建筑设计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其中建筑造型设计更是建筑学专业所研究探索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出力具有的随机波动性特点,使其不能像常规电源一样输出稳定可控的功率。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必然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为了使新能源的建设速度与电网建设及负荷发展相适应,减少弃风弃光现象,对当前阶段的新能源接纳水平做出准确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以某省份实际运行情况为例,考虑了调峰、网架输送能力等制约新能源接纳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省内各地区功率平衡的最大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方法,为各地区新能源的装机规模与建设时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明清晋商之所以称雄海内外商界五百余载,其以儒道经商,即诚信、重义、简约、勤奋,以及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是其获得商界霸主地位的重要原因。晋商实行的股份制和两权分离的经营体制及其运作方式,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定额制"是宋元时期重要的官营工商业政策,实行"定额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由于财政的内在运行机制使宋元"定额制"执行中呈现强制性与不独立性的特征。而造成缺乏独立性的原因则是经济运行链式结构中出现的委托—代理问题和经济运行中的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19.
小微企业联保贷款大都是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大型市场、园区、协会等授信平台展开的,因此,围绕授信平台进行风险控制机制设计是联保贷款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票号的"两权分离"和"人力资本持股"是明清晋商经营管理制度中两个重要的创新,它使票号得以迅猛发展。但同时又成为票号衰败的缘由之一:一方面,由于两权分离制度中财东的过分放权并缺乏对经理有效的制约,使得代理成本、道德风险不断增加,从而威胁了票号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人力资本股制度由于没有合理有效地控制,最终使得人身股份额大大超过了资本股份额,组织内部的权责利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等。这些都加速了票号的衰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