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5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32.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市场对生产率相同的两性劳动者不公正或有差别地对待,或对生产率不同的两性劳动者以相同的对待,均被称为性别歧视。这种行为本身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但一般归为社会学范畴,经济分析的主流很少关注这个问题。但是,非直接的相关论述及思想,特别是以贝克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采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人类社会一般行为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认识问题的视角。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对全国63所大学的调查发现,就业性别差异明显存在,同等条件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遭受就业歧视,其受到歧视的概率高于同类男生20%以上。不同类型女大学生面临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了女大学生自身关于婚恋、生育等女性专属性因素对就业影响的看法,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对策依据。  相似文献   
34.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渗透促使劳动力市场不断提高技能要求,农村青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通过教育改革提升其技能水平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势在必行。本文以多个地方政府在2010—2012年间密集推动的“十二年免费教育”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队列双重差分法考察高中教育扩展对农村青年群体在人工智能时代就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技术存在对农村青年的就业部门从制造业向生活服务业的“驱赶”作用,总体上降低了农村青年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2)十二年免费教育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村青年的高中入学率和毕业率,带来的教育扩展效果有效改善了他们的就业表现,利用三重差分法考虑人工智能技术对农村青年就业的负面影响后,改善作用依然存在;(3)机制分析表明,高中教育扩展抑制了农村青年在职业匹配过程中的技能不足,在高中教育扩展对农村青年就业表现的影响过程中,职业教育是关键的中间机制。本文揭示了人工智能时代技能提升对于农村青年就业改善的重要性,政策建议包括在新的人口迁移形势下平衡城乡高中教育资源、扩大免费教育试点、加快职业教育改革等。  相似文献   
35.
人力资本投资中性别歧视的经济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力资本投资对男女两性的回报率不同,男女之间在教育、健康、时间支配和资源获得方面存在着不平等,除了传统化的影响,经济因素主要影响着家庭和社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效应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教育、健康和营养水平。在人力资本投资中,与其差别地、甚至是歧视地对待某一性别群体相比,更为协调地配置资源,实现两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36.
职业不匹配是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未得到既有文献的深入考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O*NET工作内容分析数据构造多维技能错配变量表征职业不匹配程度,研究职业不匹配对劳动者之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职业不匹配通过抑制劳动者接受在职培训、获取绩效工资、获得职位晋升与签订劳动合同的机会,导致其遭遇收入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后果在女性、大学生和年长者群体中更为严重,并且难以通过职业转换来缓解。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平均职业匹配程度每降低1个标准差,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扩大19%~29%。政府主导的公共就业服务可以提高职业匹配程度,缓解职业不匹配带来的不平等后果。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匹配程度的提升是中国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与“共同富裕”两大政策目标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