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239篇
经济概况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日益向市场方向转型,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正试图通过结构改革来解决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
退税杠杆     
为了控制外贸顺差、缓解国际贸易摩擦,中国政府终于挥出了近年来的最强一击。从7月1日起,中国一次性地对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深度调整,涉及商品数量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而且,不设调整过渡期。这次调整的范围之广和幅度之大,前所未有。评论人士指出,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由原来的税收政策变为产业调整政策。此时出台这样的政策可谓“一石二鸟”,一是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二是促使中国经济增长由偏快向更稳健的方向转变。中国持续高涨的对外贸易顺差有望从下半年开始减少。虽然有关方面表示,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重点在于结构调整,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不会对正常外贸出口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企业显然不这样认为。部分出口导向型公司正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全国多个地方都出现了外贸企业“大限”前疯狂加班加快出口的现象。这不是中国第一次调整出口退税率。算上这次,近五年来中国已经先后进行了7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调整出口退税率。6月27日,财政部官员再次透露,为了解决贸易顺差,国家正在研究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而近期是否再次调整出口退税率,还要看这次政策调整的效果及外贸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综合运用退税政策这根杠杆,能否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解决日益沉重的外贸顺差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压力?而面对出口退税不断下调、行业调控力度越来越大的现实,面对外贸业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83.
城市如何与会展经济握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交会的巨大溢出效益,特别是对举办地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使得各地政府都想分“会展经济”一杯羹。但在企业、政府、外资等多种力量并存的格局中,政府应该如何出手?且听广州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刘松萍分解——2006年10月,第100届广交会将要召开,作为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  相似文献   
84.
黑色"629事件" 对于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商人陈良周来说,俄罗斯仿佛一段梦魇.  相似文献   
85.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正在加速腐蚀全球的实体经济,也给中国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经济减速势头超出预料。可以确定的是,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历史性关口,  相似文献   
86.
笔者从事自动化物流系统设计多年,结合实际,综合了自动化仓库的多种出入库系统的托盘自动化输送系统模式,并追踪世界物流设备技术发展动态,对托盘自动化输送系统的设备选型和布局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将论述这些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87.
6月20日,尚未正式挂牌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首次出手便是30亿美元,购入全球最大私人股本公司黑石公司低于其10%的股权。这一没有先例的举措显示了中国政府进入蓬勃发  相似文献   
88.
出口退税政策出现放缓的声音,应该与前期出口退税政策频繁出台效果显现、近期外贸局势比较平稳有关,而美国因次级贷问题,消费放缓影响中国的出口,也是出口退税调整放缓的考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9.
近一段时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再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国际上,中国产品安全问题风波不断。今年3月底,美国相关机构首次将宠物死亡事件与来自中国的宠物食品原料联系起来,继而,玩具、牙膏、轮胎、水产品……虽然最后事实证明,所谓的质量安  相似文献   
90.
从2003年以来,就有关于跨国公司的一些产品,包括食品、日用品,有一些不符合食品安全或者不符合日用品安全规定的事情爆发,当时有一种说法是跨国公司在检验检疫上有一种超国民待遇。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葛志荣7月27日明确表示,国家各部门包括质检总局在内,不会对任何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