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1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一种新的治河理念其初步理论框架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这一终极目标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42.
43.
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对内开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观念障碍、体制障碍、法治障碍等是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使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应实行对内开放,给民企同等国民待遇,对民营资本一视同仁,以迅速提高民企竞争力.  相似文献   
44.
食有五味“苦辣酸甜咸” ,人生百态“酸甜苦辣” ,人与“辣”字似乎有着不解之缘。自元末明初辣椒传到中国 ,食用辣椒的人数成倍递增。现在 ,无论是五湖四海的宾朋 ,还是南来北往的客商 ,“三人行 ,必有一人吃辣椒”。繁华的都市 ,偏远的小镇 ,以“辣”为特色的小吃、饭店比比皆是。跨入 2 1世纪 ,辣椒更以其热情如火的独特品味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命元素” ,辣椒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望都是著名的“辣椒之乡” ,与山东益都、四川成都并称为中国的“三大辣都”。发掘辣椒文化 ,振兴辣椒产业 ,成为新世纪实现望都经济跨越式发…  相似文献   
45.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战略实施的基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日益凸显。立足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经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回归后,结论依然成立。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激励效应更强。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主要通过改善资本错配的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劳动力错配的中介机制不成立。  相似文献   
46.
固定资产的基本折旧,是工程经济效果评价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近年来,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革旧的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对我国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无疑,这对于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改进,是非常有益的。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在分析了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所规定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以及计提折旧的计算方法之后认为我国目前固定资产基  相似文献   
47.
李国英 《当代经济》2018,(13):106-109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改变传统农业模式,重塑以市场化服务为核心的机制,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内涵是农业产业效率提升、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系列的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业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重构了农业产业链各领域的商业模式.同时随着土地流转不断推进和具有互联网思维、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崛起,未来一些涉农龙头企业和互联网平台将由传统的农业生产企业向农业服务领域过渡,为规模化的经营主体提供农资、农业技术、农村金融和农村物流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极度开放和对称的农业互联网生态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其综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8.
电子商务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交叉学科,其专业知识涵盖营销、管理、计算机技术等多个方面。本文从分析现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数据库课程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的重要性,提出基于"大课程"和"大任务"的新型数据库相关课程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49.
企业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学习型企业即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人为本,以企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增强企业学习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 一、努力提高企业的学习力 1.强化学习理念,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