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31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新制度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关系,讨论了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特点,并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2.
旅游环境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发展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大连市为例,构建了旅游环境资源分类体系,并选取了13类代表性环境资源,运用IPA分析工具和问卷调查法,调查并比较分析了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等4类旅游利益相关者对不同类型旅游环境资源的重要性和绩效评价的特征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各类旅游环境资源的绩效提升策略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3.
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形态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垄断理论有其自身的演进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掀起的自然垄断产业改革浪潮中,当代自然垄断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推动了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不过,以往的自然垄断理论已经落后于自然垄断产业发展的现实。笔者在对自然垄断理论形态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展示了自然垄断理论研究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应当说,这一研究成果同自然垄断产业发展的现实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54.
产权制度效率演化不等同于产权制度演化。本文提出产权制度具有效率生命周期的特征,其根本目标是追求产权自由度最大化,并随其他条件变化和制约条件约束而具有效率安全期和效率损失期,体现于单位交易成本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55.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直接而有效的手段.虽然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已于2008年3月1日施行,但针对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争论仍在继续.本文运用法与经济学研究方法,针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从统计数据和统计理念、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实际发生费用、宪法精神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8000元左右等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法.  相似文献   
56.
任何一种企业形态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它本身的财产权利制度构造得是否合理,以及由此决定的企业治理结构如何。本文试图从理论上阐明股份合作制企业财产权利的一般结构,即所有权与产权的构造。一、股份合作制的本质界定总的来说,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以财产权利为基础的制度和功能的优化组合与适度嫁接。从财产权利的角度看,股份合作制同股份制和合作制这两种企业类型有所区别。在股份制企业中,制度安排通常把所有权主体和产权主体分离开,致使所有权与产权主体为两个不同的财产主体所担任。这样,出资者被制度“剥夺”了经营权,站在经营领…  相似文献   
57.
李昌宝  李怀定 《生产力研究》2006,(10):52-53,100
文章针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实际状况以及近期的急剧增长现象,利用存货管理理论模型,并结合经济计量学中的GARCH模型测算出我国最近25年以来的外汇储备最优规模,同时分析了这段期间我国外汇储备实际规模偏离最优规模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
大凌河朝阳城区段防洪工程质量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朝阳市大凌河城区段防洪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述了防洪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工程质量管理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9.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亟须突破的一项土地制度改革。基于治理视角和对试点地区的考察,分析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模式。研究表明,宅基地“三权分置”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政策意蕴在于发挥所有权治理功能进行权能重构,通过强化所有权治理功能统摄地位,兼顾资格权居住保障功能,适度放活使用权财产功能,构建适应中国特色土地产权制度的宅基地制度,推动乡村振兴。当前,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执行中仍面临所有权行使机制不完善、资格权保障机制未建立、使用权流转机制不顺畅等现实困境。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三权分置”权能重构与治理路径的实践模式和经验表明,只有突出所有权在宅基地治理中的根本地位,结合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择自愿有偿退出或使用权盘活模式,平衡资格权保障功能与使用权财产功能,才能破解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成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0.
李怀 《上海经济研究》2020,(4):75-82,127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通过有效制度供给,优化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进而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以满足农民居住保障与土地财产权益诉求,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将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纳入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讨。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权属从“两权合一”、“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指出其遵循权能拓展与适度赋权的基本逻辑。基于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重大理论创新就在于全面拓展“三权”各自的功能定位形成“增量”权能,即分别具有管理功能、保障功能和财产功能的“三重复合功能”定位,进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