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24篇
贸易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荣林  马海 《亚太经济》2006,27(5):59-63
本文以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为基础考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形成机制,分析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订中各利益集团的影响。认为:出于政治经济两方面的考虑,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将以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基础,但迫于国内的集团利益和政治需要,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应当从总体战略和集团战略两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3.
一、建立灾难恢复计划(DPR)的重要意义1.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灾难恢复计划(DRP)业务的意义。灾难恢复或持续经营咨询业务就是采用事先设计好的意外事故应急计划,使电子数据处理过程中或其他的大灾难(如千年虫、大火、建筑物倒塌、洪水等)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目前,在美国,许多公司都提供灾难恢复计划(Disasterrecoveryplanning)或持续经营计划方面的咨询服务。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下去,会计师事务所应增加咨询服务来扩大其业务,否则其市场就可能被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或非会计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64.
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但鲜有文献同时分析企业这两种行为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运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以既出口也对外投资的企业为样本,同时分析企业出口和OFDI的学习效应。首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为样本企业(处理组)寻找合适的控制组企业,并计算平均处理效应(ATT),结果显示对外投资企业的处理组生产率明显高于控制组,即企业OFDI学习效应明显,而企业出口的学习效应不显著。并进一步运用倍差法(DID)分析出口及对外投资对生产率的影响,倍差法结果仍然显示企业对外投资具有明显的学习效应,出口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有时甚至为负。  相似文献   
65.
李荣林 《财经研究》2003,29(7):69-75
本文直接借用公认会计原则(GAAP)下的概念框架,提出了中国保险企业法定会计的概念框架,并对概念框架中诸如法定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要素的构成和法定会计基本原则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利用美国1994-2011年十分位HS编码的贸易数据,将中国在美国市场上所占份额分解为广度、数量和价格三个维度,并与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对美国出口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第一,数量扩张对中国在美国市场上份额增加的贡献最大,广度扩张次之,而价格增长的贡献最低;第二,尽管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国出口的部分市场份额被中国所替代,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对美国出口价格指数的显著提升;第三,中国出口美国价格指数不仅显著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且增长速度缓慢。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扩张仍处于"重数量、轻质量、低价格"的较低层次。  相似文献   
67.
RCEP与TTP是目前亚太地区最为重要、也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本文分析了RCEP与TPP各自的缘起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联,重点探讨了RCEP和TPP各自的特点及谈判进程中可能遇到的若干困难,并提出了我国或应采取的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8.
69.
基于Eora26投入产出表数据和全球中国官方金融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与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因果关系及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非援助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提高非洲国家的交通和通信设施质量是中国对非援助影响出口增加值的主要机制;(3)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效应会随产业分类、援助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4)进一步研究表明,非洲接受的DAC发展委员会国家和国际多边组织援助的“碎片化”会削弱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在经济实力和政府治理能力较弱的非洲国家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中国对非援助的贸易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支持,并揭示了中国对非援助影响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内在规律。这对于加强中非经贸关系,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中国对非援助始终是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援助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揭示了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水平的促进作用,并采用2000-2015年中国对非援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援助显著地促进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升,但不同类型援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其中,非转移支付类援助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对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是倒U型的;而公共支出类援助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并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本文为分析中国对非援助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展示了中国援助非洲效果的整体图景,对客观认识并进一步开展中国对非援助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