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6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喜欢文化艺术的读书人和从事书画艺术的人们都很喜欢印钮。印钮大约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代,是我国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艺术瑰宝上的小型立体雕塑明珠。向德龙是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是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1975年在他步入中南矿冶学院时,就开始与石头打交道,结下不解之缘。在工余时间里,他一直对书法、摄影和篆刻情有独钟。他的篆刻印章作品,或采用布局紧凑、力度均匀、敦厚壮实  相似文献   
92.
游永泽是重庆书画社社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号梅翁,以专门创作梅花闻名于世,《梅花图》是其代表作之一。在寒凝大地雪花纷飞时节,近处一丛浓墨老干上黄梅花儿凝寒独自开,梅花描绘得宛如群星闪耀,有的稚嫩羞涩,含苞欲放;有的花团锦绣,  相似文献   
93.
钟祖文是中国跨世纪美术家,擅长山水和花乌画。画家创作出来的国画系列作品注重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具有一股自然、清新、明快的灵气和诗一样空旷的清凉世界意境,在传承的演绎中透出鲜明的时代审美特征。画家看书作画的书斋取名“净心阁”,是他淡泊名利、追求书画艺术真谛的朴实心态写照。我翻阅画家钟祖文的系列山水和花乌画作品集,触摸到他俊雅的艺术修养和浓郁的书卷气情操。清瘦雅致的梅花,出自  相似文献   
94.
在国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年亦古稀的教授画家孙明华先生淡漠绘画功利得失,专攻人物画创作,工写兼备,画风朴实,创作出众多反映现实生活和谐美的系列作品。笔墨当随时代,是艺术家时生活的感悟,也是时代的呼唤。我观赏画家的作品,心灵便随着他那讴歌时代特色的画笔引领,触摸到他从事艺术创作的脉搏思路。“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纪念日,画家艺术再现这一历史光辉时刻的巨幅国画《胜利的早晨》取得创作成功。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亲自在画面上题诗作跋,“八·一’南昌旭日红,  相似文献   
95.
梅花是我国人民十分喜欢的花卉品种,古往今来表现梅花的诗词、书法和绘画的佳作枚不胜举。作为一位现今时代的书画家对梅花喜爱到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在绘画上来专攻这一门主题,并自号梅翁,我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可见画家对梅花的喜爱程度非比寻常。当我翻开画家游永泽的梅花画册,万花怒放的各种梅花画面一下进入我的眼帘,其中《冷月》梅花以圣色为主,在调和花青色的淡墨笔尖上蘸上浓圣,运用大笔侧锋洒脱地画出梅花的老干;在枝干上用墨色和草绿色点出来一些大小不等的苔藓,使得落在纸上的老干浓淡枯润相间,并富有强烈  相似文献   
96.
长期在北京新燕都画院从事绘画创作的肖志敏,在广泛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交流的活动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画家在取得一定成绩后,仍然不满足现状,虚心求学,到处拜师学艺,继续致力于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研究.她主攻花鸟画,善于对牡丹、紫藤、兰草等的创作.  相似文献   
97.
几十年来,老画家龚思全在川剧舞台美术设计上,默默无闻地收集和整理出上千幅川剧脸谱图稿,为传承川剧舞台艺术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同时,他还根据自己十分熟悉的戏剧人物形象,画出了百多位戏剧人物以及三国戏剧人物系列画,受到国内戏剧界的广泛赞誉、好评和广大爱好者的喜欢. 我反复观赏龚思全笔下的水墨戏剧人物,领略其曲折变化的戏剧情节和丰富多彩的笔墨情趣.  相似文献   
98.
99.
三峡画院副院长,山水画家吴承楷一生痴迷于对三峡的写生创作中,他多次深入三峡地区写生,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放在对山水画的无尽追求之中.这天,我前去他家欣赏他的新作,只见画家笔下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卷,宛如与他一道游历于清幽的三峡古道山崖之中.  相似文献   
100.
张铁甲从小就喜爱书法艺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他偶然在北京城书摊上看见一本李华锦以颜体为宗、成自家风貌的行草书唐诗字帖,顿时爱不释手。在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浮躁环境里, 他在从事教师、行政和企业管理等工作之余,一直甘于清贫寂寞, 潜心研读古今中外文学及古典诗词、书法碑帖,认真学习研究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