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27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贸易经济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于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趋开放的金融市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按照竞争规则和效率原则,建立健全现代的企业发展机制,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市场化的用人分配机制及严密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大金融技术创新的力度.  相似文献   
22.
企业管理的重心是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资金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归根结底是资金的筹集、运用、回收与分配的过程,因此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上市公司在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引起重视,要注重货币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益性,提高上市公司货币资金的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3.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展示和表现,是企业文化在社会或市场上的认知和评价。企业形象既然是社会公众对企业、企业行为、企业的各种活动所给予的整体评价和一般认定,那么企业形象的载体无非就是企业、企业行为和企业活动成果等三种。第一个载体是机构载体,主要展示的是企业名称、商标、厂徽、厂歌、厂房、厂内环境等等最外露、最直观的表现层现象。第二个载体是企业行为,企业行为的种类繁多,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生产行为、管理行为、经营行为、营销行为、公关行为等,这些行为展示的是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24.
解读国有企业资产清查损失申报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波 《财会通讯》2004,(12):54-55
根据财政部的部署,大型国有企业自2005年全面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为保持企业会计制度与原有行业会计制度的有效衔接,国有企业当务之急是作好资产清查损失和资产减值的申报工作。这项申报工作包括按原会计制度查出资产损失和按《企业会计制度》预计资产损失,并将上述损失一并申报。上述两类损失的认定及取证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5.
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互联网环境开放性、处理实时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 ,网络会计系统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加大。本文对网络会计系统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6.
捐赠是指一个主体自愿无偿向另一主体转交现金或其他资产,或撤销其债务的行为。也就是一个主体将现金或其他资产无条件地转移给另一主体,或是在一项非互惠的自愿转移中清偿和免  相似文献   
27.
杨平波 《商业会计》2004,(12):32-33
一、取得长期资产所得税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一)购入和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长期资产 1.长期资产成本计价基础不同。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取  相似文献   
28.
流通权溢价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现象,其根源在于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格局。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只有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具有上市流通权,事实上造成社会公众股与发起人股“同股不同权”,即只  相似文献   
29.
论证券公司资金管理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波 《江苏商论》2004,(9):157-158
如何实施资金的有效管理,构建高效的资金运营模式,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证券行业的热门话题。对此,本文指出证券公司应实行总部法人清算,强化分支机构管理,转变经营模式,合理配置自营资金,防范融资风险,以保证其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  相似文献   
30.
杨平波  肖新华 《商业会计》2012,(19):108-110
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财务监督机制可分为外部监督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其中外部监督机制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政府监督机制及社会监督机制。我们应重点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强化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全方位监督,充分发挥日常财务监督的作用,以完善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财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