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50篇
综合类   5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随着从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型,产生了诸多城市问题.为避免城市化的副作用,提高我国可持续竞争力及人口生存与发展的质量,必须进行城市管理创新.文章提出,我国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可借鉴一下城镇管理的职业经理制,这是目前国际上证明最为有效的城市管理制度,也是我国城市管理从粗放向集约转型,落实人才强国,提升城市效率与竞争力,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型城市政府,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同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试行城镇管理职业经理制的条件也基本成熟.文章提出,在我国试行城镇管理职业经理制,一定要坚持在党委的领导下发展以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的民主监督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管理职业经理制;要把试行的范围主要限于省级以下且规模适宜的城镇(也包括作为城市一部分的城区或街道),可考虑率先从街道经理制开始;要尽快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遴选与使用制度;同时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管理职业经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02.
举世瞩目,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大幕已经落下。但是这一盛会的巨大和深远影响才刚刚开始。奥运会究竟对中国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已成为当前最现实的焦点和热点。2008年8月17日,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奥运会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开忠、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天伟、青岛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刘岐涛四大经济专家学者发表了个人见解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有关提问,本刊在此予以刊载。  相似文献   
103.
区域经济差异演化的一个空间均衡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形成、交易成本、迁移成本的空间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跨代际的人力资本形成、区域的交易成本、迁移成本在区域经济差异演化中的作用,并以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为数据基础,模拟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过程.论文认为,区域经济差异的变迁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一定的时期,当交易成本出现明显的改善时,会出现威廉逊"倒U型"结构.同时,人力资本的代际转移会导致出现差异放大的趋势,以私人投资为主的教育模式将促成这种放大,而公共教育有助于缩小代际差异.最后,社会致力于迁移成本的降低,将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04.
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是影响农业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将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纳入理论框架,通过构建多区域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对农业收入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理论研究发现,提高农产品品牌化程度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本地农业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于周边区域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除农产品品牌的空间溢出效应尚未体现,全国层面的经验分析均验证了理论命题;分区域的检验呈现分异特征,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于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未来应全面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全国层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品牌体系和农产品区域市场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5.
现有关于我国区域差异原因的研究大多忽视了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本文将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来考察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化情况,通过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建立了同时涵盖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和要素流动的集聚经济模型.数值模拟的结论也显示,在要素流动条件下,当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达到一定水平时,经济活动趋于完全集聚是稳定均衡,这说明如果考虑集聚经济效应,地区间的要素流动不但不能使得区域差异趋于收敛反而会促使区域差异不断拉大,从而很好的解释了1990年以来我国区域差异扩大的特征事实.  相似文献   
106.
集聚与增长整合研究是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前沿,也是对新增长理论的新拓展.通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中引入内生增长,集聚与增长整合模型使得我们能够明确地思考经济活动区位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整合模型阐释了集聚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机制,加深了我们对一体化现象和政策的理解,得到了比新经济地理更为丰富的结论.对该领域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总结了其研究框架与方法,并叙述了理论演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7.
空间品质、创新活力与中国城市生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充分发挥空间品质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城市生产率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通过构建空间品质驱动城市生产率增长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揭示空间品质促进创新水平提升和创新人才空间配置引致城市生产率增长的双链中介机制。研究发现:空间品质对城市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创新水平提升的中介效应强于创新人才空间配置,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创新人才空间配置机制的时间滞后效应强于当期直接效应,“留住人才”的生产率增长效果优于“吸引人才”;邻地空间品质的提升不利于本地创新水平提高和创新人才空间配置,间接降低本地生产率增长潜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城市具备较高的跨区消费水平和较好的创新发展环境时,空间品质对城市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及其中介机制均有一定程度增强。因此,优化城市空间品质供给、促进空间品质区域一体化程度、提高空间品质跨区消费水平以及优化创新环境均是激发空间品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8.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模式变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解析现代城市规划产生与发展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模式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9.
区域营销理论规划学派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划学派以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区域营销是城市变化与调整的产物,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他们着重从城市营销的起因、含义、作为规划工具的使用以及城市营销过程等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10.
迎接国土资源管理的新高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杨开忠国土资源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土资源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阶段具有以下特点:(1)国家行为明显增强,国土资源管理将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2)由分散管理转向统一管理;(3)国土资源管理的体制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