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50篇
综合类   5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03年中国16个城市企业调查报告,对纺织服装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否存在地方经济和城市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直接估计生产函数的方法判断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行业集聚经济的来源,即集聚经济的外部性是来自于产业内还是产业间,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方法,消除了内生性.研究表明,两个行业的企业均能受益于本地同行业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产业专业化则无益于知识溢出;电子设备制造业能受益于本地行业多样化,而在纺织服装业则不存在这种集聚经济.  相似文献   
62.
城乡统筹发展的机理与途径——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显著,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分析了相关理论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包括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以系统的思维和视角阐释了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的机理.以重庆为例,探讨了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优化对外空间格局和内部空间结构,降低对外交流成本,建立可持续盈利空闻;土地、户籍、社保制度的整体变迁和创新;加强乡镇与企业、智力机构、金融机构对接和城乡间信息对接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63.
64.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城市未来发展问题的核心 ,城市发展政策是影响各国、各地区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政策之一。作为中央集权国家 ,中国城市发展政策体系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这直接作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政策 ,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5.
<正> 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大措施。最引人注目的是,1979年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决定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988年春又进一步提出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江苏省连云港市是我国14个沿海开放港  相似文献   
66.
发挥土地优势促进沿桥区域经济发展杨开忠陶然汪柏林(北京大学区域科学中心,北京,100871)如何抓住陇海-兰新亚欧大陆桥(即新亚欧大陆桥)给周围地区(以下称沿桥地区)带来的机遇,促进其经济发展,成为近年来国内讨论的热点之一。这里,我们仅就如何发挥土地...  相似文献   
67.
论知识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可达性(knowledge accessibility)是指一个区域(国家、地区、城市)与其他有关区域(同样也包括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知识流动(溢出)的便捷程度。知识分布的空间差异是理解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关键性因素。经济增长主要发生在产业集群高度可到达(可进入)的区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显示了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区位依赖(location-dependent)”。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一国一地区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独立的。知识可达性的高低(或大小),反映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知识交流的“机会”和“潜力”,而这种接触机会、接触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8.
基于对国内外旅游发展规划演进的认知,本文分析了面向全球化市场需求的营销导向旅游规划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及其特点,并着重论述了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模式,最后以湖南郴州旅游产品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9.
一种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格局演变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最新成果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格局演变模型。在本模型中,城市与区域空间系统的集聚力量除了区位的因素外,主要来自于消费者对消费品多样化的偏好和生产企业对中间产品的多样化偏好。而分用力量完全来自于各种行为主体对有限土地的竞争。模拟的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够较好地抓住单一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在不同给定条件下的演化。并且本模型也能够体现出交通条件改善对于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尽管中关村号称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然而调查发现,中关村核心区高科技形象远未确立,其创新软硬件环境尚待进一步建设。中关村核心区要真正成为国家科技示范区的核动力源,带动中国知识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必须采取相应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