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5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90篇 |
工业经济 | 104篇 |
计划管理 | 280篇 |
经济学 | 174篇 |
综合类 | 77篇 |
运输经济 | 16篇 |
旅游经济 | 6篇 |
贸易经济 | 253篇 |
农业经济 | 94篇 |
经济概况 | 114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4篇 |
邮电经济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93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的关系表明:从短期看日元剧烈升值对日本对外贸易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了日元升值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等措施来化解矛盾;从长期看日元升值并没有给日本对外贸易的增长造成实质性影响。研究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间的关系,对同样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43.
随着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母子公司交叉持股已成为常态。而我国2007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处理母子公司交叉持股会计问题未给出明确规定,2012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修订)》征求意见稿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要求采用库藏股法处理。本文主要分析库藏股法的理论基础、合并处理方法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44.
若着眼于更早的历史时期,真正在所谓的全球联系中开始凸显中国因素的是西汉王朝。尽管当时王朝的西进政策并非主要出于经济和贸易的考虑,但是伴随军事征服而出现的贸易通道还是十分意外地将长期以 相似文献
45.
实现我国的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做到人口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加快发展经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人口总量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将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看,从长远看,它必将对人口控制和其它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同 相似文献
46.
宋代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一个国家无论幅员广狭和规模大小都必须介入全球经济联系从而分享全球经济交易剩余的深刻涵义。在中国历史上,统治者已经习惯于将长幼尊卑、亲疏远近的治理逻辑推广到其力量所 相似文献
47.
48.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地方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越来越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传统的银行存、贷款业务扩展越来越多地受到银行资金相对不足、利差减少和效益不佳等因素的约束。为了确保银行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发展中间业务就成为一条重要途径。 中间业务的基本特征是:(一)种类繁多。可以不受资产负债比例的约束和信贷资金规模的控制。(二)成本低风险小。中间业务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但不少项目是低风险或没有风险的,可以有选择地办理,相对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能有效降低和分散风险。(三)市场潜力广,可以开辟新的业务空间,促使银行业务的多元化结构发展,发挥现代商业银行全方位的金融职能。(四)收益高。既可以从吸收信托存款中增加利差收入,又可以提供手续费的创收,是建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五)能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健全银行功能,抢占业务制高点,从而扩大建行信誉,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9.
以卓越计划国家目标、学校目标和专业目标的三级培养目标为依据,建立了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评估指标模型。利用GQM模型面向目标逐步求精的定量化分析问题的特点,构建了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GQM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基于GQM模型的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评估分析方法,研究了基于GQM模型的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优化过程。实践结果表明,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GQM模型能够面向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指导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完善与优化过程,可以帮助高校各专业有效地实施卓越计划。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利用2000至2006年间的海关数据,从企业出口的扩展和集约边际二元视角来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进行分解与测算。结果发现:首先,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依靠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扩张所贡献,而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弱。加入WTO对中国出口增长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来实现,而扩展边际的作用有限且呈现短暂性;其次,集约边际中存活率和深化率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地区间出口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越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越是依靠集约边际中存活率和深化率来推动出口增长。中国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平均为1.9年,且越是欠发达地区的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越是短暂;最后,通过“反事实”法测算了我国不同区域的出口增长潜力,得出提升企业出口关系的存活率和深化率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出口增长主要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