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8篇
计划管理   33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1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十二级分类模块概述十二级分类是将信贷资产质量在五级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十二级,分别是:正常一级、正常二级、正常三级、正常四级、关注一级、关注二级、关注三级、次级一级、次级二级、可疑一级、可疑二级、损失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资产分类仍以五类为基础;二是资产在五类的基础上再划分为十二  相似文献   
82.
83.
84.
林颖 《税务研究》2012,(11):90-93
本文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从区域宏观税负、区域资本流动和区域经济水平等方面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绩效问题展开研究。结论是,西部税收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西部的税收成本,却未能扭转民间资本的流动方向,新一轮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应着眼于西部产业特点,在吸引人才、促进科技进步和解决西部特殊问题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5.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是次生风险,但由于其对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经营持续性会产生更直接的冲击,且缺乏统一的度量标准,因而国际金融界对其监管标准一直争论不断。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2月颁布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下简称"巴Ⅲ")建立了适用于国际活跃银行的全球流动性最低标准,其核心内容是两个流动性风险监管新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该框架涵盖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外各项产品,有助于监管当局全面识别银行短期和长期流动性风险趋势。2011年5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正式将上述两个指标引入中国,与原有的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等一同构建了多情景、多方法、多币种和多时间跨度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体系。这对于稳步推进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并防范金融危机的冲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回顾了这两个监管新指标出台的背景,并对两个指标分别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6.
中央银行是否应当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并相应采取措施,一直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面对的现实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走势良好,但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价格低迷,与我国经济增长现实极不吻合,也加剧了这一问题的现实性.本文即对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结论是中央银行应当高度关注资产价格变动,但不宜轻易采取政策行动.  相似文献   
87.
林颖 《发展研究》2004,(9):48-50
有研究表明,沪深两市指数的相关系数达96.3%,并且两市股价指数属于长程相关。由此可见,尽管沪深两市在形式上和地理上是分割的,但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8.
我国加入WTO,我国法律与WTO规则接轨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WTO体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入世后的法律取向进行探讨,以期我国法律与WTO规则的早日接轨。  相似文献   
89.
林颖 《当代经济》2007,(4):72-73
高收入者自行申报纳税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举措,保证这一政策的贯彻落实意义重大.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个税自行申报在很多地方遭遇尴尬,自行申报纳税面临实施困难.本文以美国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导致个税申报率低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理清申报渠道、提高申报兴趣、加大处罚力度、加快个税改革等方面提高个税申报率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0.
本文用Theil指数对我国四大地区1994~2008年宏观税负差异现状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区税负总差异和区际差异具有强烈的同向性,均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背离的扩张趋势,而区内差异在大部分年份里与总差异呈现反向变化。进一步的分解分析发现,近年来区际税负差异的扩张是地区税负总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区内税负差异的缩小减缓了地区宏观税负差异进一步扩大,缩小地区税负差异的重点应放在地区之间税负差异的降低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