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6篇 |
工业经济 | 1篇 |
计划管理 | 7篇 |
经济学 | 38篇 |
综合类 | 9篇 |
贸易经济 | 3篇 |
农业经济 | 1篇 |
经济概况 | 3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52.
货币政策成本渠道传导机制——来自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观点,未预期的利率紧缩冲击在短期内将引起投资水平下降,产出减少并且价格下降.但是实际中,利率冲击在短期内往往引起价格上升.成本传导渠道从新的角度重新诠释了利率冲击的传导机制,较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根据这一理论,我们验证了我国成本渠道的存在性并检验其效应,发现虽然成本渠道效应小于需求渠道效应,但是利率... 相似文献
5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内容、消费方式必然不断的发生变化。一般来讲,当一个地区的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标志着这个地区的消费水平由温饱向小康社会的转化:当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社会的消费将进入高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夜经济”或“夜消费”就是一项重要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也标志夜消费由高收入阶层的一种消费向大众消费的转化。所谓“夜经济”,是相对于白昼消费而言的夜间经济活动。其特征是:就微观层面来说,消费者具有夜间消费的欲望并通过夜间消费获得满足, 相似文献
54.
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了解自身资金利用情况的有效方法,可为资金高效利用提供方向指引。近年来,国家逐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进行修订,更新了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为增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本文主要阐述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产生的积极影响,总结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根据梳理出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优化会计核算工作的可行性措施,旨在驱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高质效开展,帮助事业单位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奠定经济建设工作长效性、平稳性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消费不振。居民消费率从1990年的45.2%下降到1994年的41.9%。之后又进一步下降到1998年的39%。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也由1990年的0.8下降到1997年的0.7。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比较丰富,从绝对收入假说到相对收入假说,再到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每一种消费理论都力图尽最大可能地解释现实,但也都存在着一些欠缺。本文在描述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模型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对消费的影响。解释目前消费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56.
57.
货币、资本与一般均衡理论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本文试图对剑桥资本争论和货币纯理论的逻辑争论提供一种解释,从而把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分配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或“宏观经济学”的分析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以取代目前居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理论。由此所推论出的经验意义上的结论是,由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所表明的所有统计量值与新古典理论的生产函数或技术分析是完全无关的,而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建立在以获取利润为目 相似文献
58.
本文的分析是建立在本人所发现和证明的一个重要命题的基础上的,即目前人们作为经济分析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以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被认为是反映实物生产的技术关系,而本人所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统计变量与技术是与技术是完全无关的,它们只是反映特殊的社会关系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由此可以得出,完全抽象掉生产的技术关系而的把社会关系作为分析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完全可作为解释现实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而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突出地表明了这种分析方法。以技术关系分析为基础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社会关系的分析对于建立能够解释现实的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极端重要的。 相似文献
59.
在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历经多次转换,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和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分别促成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这种宏微观理论的割裂使经济学研究存在不合理的悖反,推动了西方经济学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理论探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问题的出现,令西方学者在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外另觅宏观理论的研究基础,由此掀起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热.与强调实物经济技术关系分析的主流新古典理论不同,以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之社会关系为分析线索的马克思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博弈规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在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基础上,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矛盾和利润率下降、有效需求及经济周期与危机等宏观经济问题.依据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这些问题不仅可以通过由市场经济或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决定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变量的性质体现,而且其发生发展及相互之间也必然存在各种联系,从而能够经由微观基础到宏观经济的逐层推理建立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进行论证和预测.这是马克思经济学科学阐释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的重要内容,完全不同于"剑桥资本争论"揭示的存在一系列逻辑悖论的新古典经济学在排除真正市场竞争前提下所给予的错误阐释. 相似文献
60.
柳欣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7):28-28
市场营销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如何培养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营销人员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分析了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