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2篇
计划管理   46篇
经济学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目前隶属于管理学院的复旦大学会计学系可谓,断裂后重生。该系自1926年设立,1952年因并入上海财政学院面中止,直到1992年又复办,这段历史值得现今财会精英深思良多。  相似文献   
82.
笔者在《让管理会计成为常态工作》《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9年第2期)指出“…一长期以来,除了零敲碎打的应用以外,管理会计从未整体性地、常态性地介入到管理活动中。”当时并提出两位一体的会计信息系统设想,此文被读者评为该刊的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似可见读者的期待心理。  相似文献   
83.
当前,中国会计学术界广泛注意的热点问题,大约应属“实证会计研究”了。在美国,它经历了如下的发展历程:对假说,尤其是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大量经验性检验在经济学和公司理财学的引进,最终对会计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60年代中期,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验证的结果与规范性会计理  相似文献   
84.
似乎是受了《资本论“》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影响,管理会计界也一直在大谈“价值创造”之类。殊不知“,价值”与“使用价值”只是虚幻的概念,至今不能真实有效地计量。因此,所谓“价值创造”完全无法落到实处“,不接地气”的空谈是无益的。就管理会计而言,可以精确计量的是,公司在一定期间内赚了多少钱,这是“短期赚钱”;同时,可以适当估算的是,公司现在已经为将来作了多少投资,产生了多少虽然尚未变现、但已指日可待的权益,这是“长期可持续赚钱”。所以“,赚钱为王”可以具体化为“短期赚钱”和“长期可持续赚钱”两个方面,构建出由“总赚钱”“、净赚钱”“、未变现权益”等组成的完整的指标体系,这才是切实可行的公司业绩指标,是不容置疑的商业世界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85.
正第十三讲现金流预算与理财管理会计的"生产经营全面预算"是个美好的公司梦。因此,有些公司正在努力推行,有更多的公司正在打算开始推行。但常见的是,全面预算进入预算执行期后,由于"计划赶不上变化",也没有及时调整或重编预算的手段,被不断发生的变化把原定预算冲击得"百孔千疮",以至于成为不靠谱的笑柄。尽管如此,设计良好的全面预算是公司战略的周期化、具体化和常态化表达,是公司所有知识和智慧的集大成者,是高层管理者最好的管理工具,是值得不断为此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86.
汪一凡 《财会通讯》2008,(2):119-119
新会计准则设计了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1”,要求提供“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用间接法得到这一指标,以便与主表中直接法结果相互验证。实务中常见的做法是:默认直接法下得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唯一正确值,然后利用间接法调节过程的“其他”项作为强行轧平项目,以达成两者表面上的一致。传统“直接法”所依据的假设将未必正确的推算结果当成唯一基准值,结果是架空了相互验证的“立法思想”。  相似文献   
87.
复式簿记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多年历史了。开始时是在信贷业采用,记账符号"debit/credit"是"人欠/欠人"的含义,这个行业本来是在"人欠"和"欠人"中赚取"利差"的,所以容易理解。扩展到工商各业后,记账符号的原意就不适用了,变成"好用而不好解说",很是尴尬。1907年,两位留日的本科生谢霖和孟森首次以"借/贷"将其引入中国,但在近代中国"借/贷"实际上是同义  相似文献   
88.
无论如何,改良现代会计方案只表达了一种理想,还不是现实,所以读者必然会有两个疑问:其一,方案能否展现出有足够吸引力的愿景;其二,如何使之得到广泛支持并最终实现。而这两个问题是如影随形、相辅相成的,本文拟围绕表1所示的内容加以阐述,初步展望改良后的会计愿景。  相似文献   
89.
一些赚钱的上市公司大多患有程度不等的投资饥渴症。有些项目是赚到钱了,但赚到的钱又被投入其他项目;或者是同一项目在现有规模上已经赚到钱了,但又被用于购买追加的厂房设备了,如此明日复明日,企业究竟赚不赚钱就成  相似文献   
90.
中国现代会计的历史至少有四个重要的来源,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补充、相互论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明显有别于他国的模式。来源之一:从日本引进日本早在1871年便开始了“明治维新”。因与其一衣带水,清末民初,便有中国学生留日归来(如引进借贷簿记的谢霖和孟森,在厦门大学任教的黄燕秋教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