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33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与根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亟待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人们纷纷提出各种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认识和治理对策。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呢?本文试从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探讨研究解决途径和方法,达到彻底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论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生产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模式研究的现有文献一般限于反映模式。其实,会计信息的生产模式是一种更为重要的模式。在网络条件下单纯地模仿手工会计方式,虽然能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不进行会计信息生产的理论创新,将不能解决会计所面临的实践与理论的问题,也难以深层开发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发挥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本文综述了现有会计模式的研究,就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模式的作用、理论等进行了讨论,在奠定理论基础的同时,构思了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系统的模型。  相似文献   
23.
会计基础理论及创新探讨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现象和会计的实践事实出发,从会计的信息需求入手,对会计信息来源(会计对象)、会计前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设想,并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4.
经济信息生产社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处于关键的时期,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经济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必要的、紧迫的,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传统经济信息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套社会化经济信息生产的方案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5.
会计前提是企业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对企业客观环境的总结和提炼,但伴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使得会计前提面临着创新。本文据此提出以经济信息的可度量性为会计前提的设想,以适应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本文认为,任何经济制度的核心问题,都是资源的配置及其效率,而资源的配置方式实质也是经济主体依据经济信息所做出的决策及其效果。因此,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有与之匹配的经济信息生产方式。本文从当前经济信息需求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现行的信息生产和供应方式是个体性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经济信息的需求;文章依据社会经济活动现象事实的分析,从市场经济活动的广泛联系性、经济信息的社会需求出发,提出了建立经济信息社会化生产和供应方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27.
会计信息化以“老三论”和“新三论”等为指导思想,在经济学、经营学、管理学和经济法等影响下,在会计理论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直接支持下迅猛发展。为了构建会计信息化理论,必须深入讨论其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28.
所谓的演化并非要研究会计发展史,会计从诞生到现在,它的理论系统和行为准则一直是业内人士热衷讨论的话题,但是传统会计中的很多弊病仍然未得到解决.21世纪,知识经济浪潮席卷世界,这必将对会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场空前绝后的变革到来之际,我们必须为会计奠定立足之地.在技术和思想发展的前提下,会计信息化无疑成为解决传统会计的沉疴的灵丹妙药.该文是从对会计信息需求的角度分析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着会计理论和行为,从而证明会计信息化是会计昂首进入科学殿堂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9.
分期收款销售,是指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其金额按买卖双方商妥的期限和条件由买方分期支付。按照分期收款业务的经济性质,通常可以把分期收款销售分为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与非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是指双方约定的合同总价款与商品现售价格存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30.
我国会计对象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传统会计理论研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会计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会计界展开多次讨论,形成许多原创性的观点,如"资金运动论"、"价值运动论"、"经济活动论"、"信息运动论"、"产权论"、"受托资源论"等。可以说,我国自提出建立会计准则体系以来,会计对象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然而反观西方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