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7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描绘出,2005年我国经济工作的图景:抓好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去年我国已经开始对某些行业的过度投资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国务院首次正式承认,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存在投资过度,出台具体严格的控制整顾措施,专项检查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  相似文献   
12.
面临与国际金融业即将全面接轨,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体系,是否能与国际普遍通行的混业经营体系相融合?或者说,在国际混业经营体系的冲击和挑战下,我国分业经营体系的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以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价格运行和银行业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为切入,就失衡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而导致的房地产垄断利润及其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金融监管的弱化、风险分担和前瞻性损失预防机制的缺失导致了银行业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支持和风险累积,并透支了全社会的金融稳定.最后,文章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课程设置与教材分析本年度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新增加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这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自开考以来首次引入该科目的考试,该门课程的增加能够开阔注册会计师的视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技能。该门课程的增加并不是偶然,它是我国经济环境以及企业管理的发展需要,它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之一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与国际接轨的大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一、课程设置与教材分析 本年度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新增加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这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自开考以来首次引入该科目的考试,该门课程的增加能够开阔注册会计师的视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技能。该门课程的增加并不是偶然,它是我国经济环境以及企业管理的发展需要,它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之一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与国际接轨的大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问题进行了理论和现实分析.同时,还就今后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作者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需要解决好公平和效率问题,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祁敬宇 《银行家》2001,(1):148-150
最近10年来,国际金融界合并司空见惯,仿佛进入"战国时代",银行业购并狼烟四起.日本银行业也不例外,从某种程度上讲,日本的金融史就是一部银行业的合并史.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采取金融超前发展战略,支持、鼓励并积极推进银行业的集中与并购(这是与欧美国家不同的).当今日本许多著名的大银行,如第一劝业银行、三和银行和樱花银行等皆是若干银行合并的结果.在这些银行的合并中,既有在政府的撮合下,由一家较强的银行挽救一家危机的银行的"包办婚姻",如1996年日本住友银行收购了大和银行在美国的附属机构,并买下了在大和银行在美国的大部分贷款资产,两家银行在1996年10月已经合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之一;也有"两厢情悦"式的"自由恋爱",如东京与三菱银行的合并,由于三菱银行擅长于日本本土和零售业务,而东京银行作为外汇专业银行,其国际业务和批发业务发达,因此可相得益彰,在国内外开展更全面的银行服务.其用心皆在于全面发展综合性的国际大银行,逐鹿国际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思想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变迁为线索,对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思想渊源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变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稳定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对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稳定的研究进程进行了梳理和综述,指出何种汇率制度安排更有助于金融稳定,迄今的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的共识。从金融稳定的视角研究汇率制度的选择,其实质就是由谁作为汇率风险的承担主体,更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本文基于金融稳定的考虑,从汇率风险的承担主体角度,提出了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如何选择与利率管理体制变迁相协调的汇率制度安排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