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50篇
工业经济   27篇
计划管理   76篇
经济学   54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5篇
农业经济   42篇
经济概况   10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它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有并为全体职工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实质是强调企业成员的共同体意识,强调人的作用。企业文化发祥于美国。它适应现代工业发展需要,在扬弃传统的“硬管理”基础上诞生。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实践探索中  相似文献   
12.
利用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分工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贸易分工领域,跨国公司把1/3的世界贸易变为公司内部贸易,另外1/3的世界贸易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跨国公司的普遍发展,使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一次新的转换,即需要从以贸易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到以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起步阶段需要借助跨国公司来实现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且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一  相似文献   
13.
农户的声誉不仅能给农户带来直接效用,它还具备信息效应与资本效应,对农户参与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博弈的均衡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在独立博弈下,声誉的直接效用能使农户采取合作行动;在关联博弈和重复博弈中,声誉的信息及资本效应对农户的偷懒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将导致博弈进入合作均衡。因此基于声誉损益的考虑,由农户自愿供给农村社区内的公共物品会是一个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审慎经营”、“审慎监管”理念已深入人心。目前,在我国金融监管不再是要不要审慎监管问题,而是怎样实施的问题。对此本人认为实施审慎监管的基本策略是在制定审慎标准基础上,完善监管指标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5.
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的思考●符宝生史鹏宇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如何进一步完善省以下分税制体制已提到日程上来。河北省并乡扩镇后,乡镇级财政体制的建设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当前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1.财权与事权划分不明确。目前县(市)级政府与乡镇级政府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外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对中国的粮食问题极为关注,纷纷发表看法。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一文,引起了很大震动,不少学者、官员都进行评论。现将若干论点摘要发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涉外商务活动日益增多,从而引起了跨丈化交际这一问题。本丈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商务活动中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中英文化差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语言现象的差异。特别指出群体依存和个体自主这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乃是中国和英美文化间最主要的差异。只有认识并重视这些文化差异才能在涉外商务活动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金融危机后,珠三角出口制造业出现了由出口主导转向出口与内销并进的发展趋势。运用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以珠三角服装出口制造业为例,从企业层面探讨出口制造企业转向中国市场的模式与机制,重点对比不同投资来源(日资、韩资、港澳资和内资)企业的市场转向决策、销售路径、生产供应等三方面的差异性,揭示企业投资来源对市场转向的影响。基于2014—2017年的企业深度访谈数据,研究发现:(1)与日韩资及港澳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社会嵌入性更强,销售路径更多元化。(2)与日韩资企业相比,港澳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社会嵌入性较强,更积极拓展中国市场,且倾向于以自有品牌的销售方式拓展内销。(3)企业的投资来源及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功能与位置,影响企业对东道国市场的社会嵌入性及其市场转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