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5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匈牙利保险市场概况 在匈牙利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之后,整个经济状况不断变好,人均GDP不断上升。多年来,匈牙利人均GDP基本上保持了4~59/6的增速。  相似文献   
12.
一、匈牙利经济体制转型的历程 20世纪初,匈牙利是当时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并且在所有欧洲国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列前茅。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政府采用了前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计划经济为核心,并强调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方蕾  粟芳 《财经研究》2016,(4):112-122
我国保险监管朝着“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模式发展,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始终较高。文章以财险市场中市场份额最大的车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4年样本分析了费率市场化与费率水平合理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车险市场的实际费率水平明显低于理论费率;费率监管的严格程度的确会影响费率水平的合理性,其中适度监管模式下的费率水平最为合理。文章进一步深入探究了费率水平合理性对偿付能力的影响机制,发现费率差异的波动性会通过净利润而间接影响偿付能力。费率差异的波动性越小,净利润越高,偿付能力越强,因此应慎重选择费率监管制度。文章建议我国保险市场应采用适度监管的费率制度,完全放开的费率市场化略显激进,不适合当前国情。这样不仅能使费率水平更加合理,还不会威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而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贾厚祥  粟芳 《保险研究》2016,(11):53-67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的衡量短期险逆选择的方法均不适用于重疾险之后,设计了重疾险发生率比值,分析了中国重疾险市场的逆选择情况和影响因素。整体上,中国大陆重疾险市场的逆选择严重于香港市场,华中和东北地区最为严重,华南地区最轻。重疾险逆选择随着年龄增加而缓慢减弱,男性强于女性;额外给付型产品强于提前给付型产品。2010年至2014年内,重疾险逆选择缓慢变得严重;并随着保险金额的增加,先逐渐严重而后又缓慢减弱;癌症、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和其它重疾的逆选择偏强,而主要器官移植的逆选择偏弱。保险公司应重视重疾险的逆选择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5.
初立苹  粟芳 《保险研究》2013,(10):19-31
本文中,融资效率的含义即资金使用效率,指寿险公司从内部、债务和权益三个融资渠道成功融资之后,充分使用这些资金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效率。本文采用投入导向型广义三阶段DEA模型,对2007年~2011年间在中国境内经营的41家寿险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同时,本文还考虑了环境变量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剔除环境变量影响之后的真实融资效率。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寿险公司的融资效率具有明显影响,特别是上市情况、市场份额、人均GDP增长和金融深化程度的影响均较为显著。在剔除环境因素的影响之后,寿险公司的融资效率明显下降,但各年变动更为平稳。从资本属性的角度分析,外资寿险公司的融资效率受环境影响的程度更大,调整后的融资效率明显低于了中资寿险公司。同时,投影分析表明各家寿险公司的融资效率均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的情况。除短期负债率之外,各项资金投入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冗余。而在产出方面,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在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已基本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6.
从财险公司融资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入手,利用DEA模型分析比较2007年~2011年财险公司在融资效率方面的差别。通过CCR模型、BCC模型和超效率模型的计算,得到了财险公司的融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超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财险行业大致有30%的公司能有效运用通过内部、债务和权益三个融资渠道所融通的资金达到融资有效率。相对而言,财险公司的融资规模效率比纯技术效率要好一些;中资财险公司在融资的超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方面的表现都略比外资财险公司要好,融资规模效率则相差不大。同时,财险业的融资效率与外界因素密切相关,融资技术效率、融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2007年~2011年间都随着经济环境的波动而不断波动。最后,我们通过投影分析还得到各家财险公司在投入方面所存在的冗余或在产出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供各家财险公司制定提高融资效率的策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保险资金涉足风险投资领域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粟芳 《上海保险》2000,(2):29-31,26
  相似文献   
18.
英国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芳 《上海保险》2000,(7):44-46
  相似文献   
19.
保险公司实际资产认可比率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中第八十二条对偿付能力的定义是:"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为其会计年度末实际资产价值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实际资产种类及其认可比率由中国保监会规定,实际资产价值为各项认可资产认可价值之和".实际负债是总资产减去实收资本金、公积金、公益金与未分配盈余后的余额.但是迄今为止,具体的实际资产种类和认可比率仍在研讨之中,很多学者也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熊婧  粟芳 《保险研究》2019,(9):44-59
本文聚焦保险保障功能,提出保障属性的概念,并运用熵值法构建衡量保险公司保障属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保险公司的保障属性指数,并衡量了财险业、寿险业及保险业的保障属性,分析了导致保险公司保障属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构建的保障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财险公司保障属性集中在高水平,外资和小型财险公司的保障属性明显较高。寿险公司间保障属性差异明显,外资和小型寿险公司的保障属性明显较高。保险行业的保障属性整体上在样本年显著增强。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保障属性受不同因素影响。整体上,公司年龄、学历结构、国有股份比例、董事长学历及是否兼任总经理等因素对两者有着共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