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正> 一、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市场 中国的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尽管经历了不少曲折,但始终是一个向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即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这种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其固有的本质特征: 1.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应当使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经济活动的绝大部分交由市场调节,即各市场主体在市场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21世纪,产业安全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经济全球化不仅通过贸易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产业竞争,使各国传统的民族产业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它还通过生产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使各个国家的内部分工模式、产业链以及相应的产业生态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纪宝成首先,对南京经济学院在迎评促建中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虽然我离开内贸部已一年多了,但对南京经济学院的迎评促建工作多少有些关心,也有些担心。经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据我了解还不错。今天来看果然有新的气象、新的面...  相似文献   
14.
陶琲、谢朝斌同志合著的《竞争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31万字),是一部系统研究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竞争的力作。作者以高度的历史、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把注意力投入到商品竞争这个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的大胆探索,为丰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竞争问题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5.
市场机制与经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叫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足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要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就必须十分重视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改革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国有经济的市场化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坚持公共部门的公益性与利用市场运作相结合。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现在人们在“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的问题上意见比较一致,但在“如何进行科技创新”这一问题上看法则存在分歧。有一些人认为,科技创新是自然科学分内之事,似乎与哲学社会科学毫无关系。这是莫大的认识误区。事实上,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科技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方法、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能够确保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学术理论界,研究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是一项义务,是一项责任,也是一项作为。  相似文献   
20.
面向未来 深化改革 加强贸易经济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向未来●深化改革加强贸易经济学学科建设纪宝成(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司长)一、把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二十一世纪1.首先,要看到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即使仅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来说,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也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