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7篇
工业经济   49篇
计划管理   143篇
经济学   108篇
综合类   46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29篇
农业经济   73篇
经济概况   12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舒畇溦  孟凯宁 《西部旅游》2023,(19):106-108
<正>文章利用叙事理论探究非遗小镇旅游服务策略,构建更加健全的服务体系,丰富小镇的文化内涵,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实现非遗文化的创新式传承。首先,分析叙事理论在非遗小镇旅游服务系统中的基本作用;其次,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解构非遗小镇服务叙事的途径与特点,梳理旅游服务的叙事设计步骤;最后,推导出非遗小镇旅游服务的叙事设计策略,并立足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构建以服务设计为指导思想、叙事性文旅服务为载体的设计闭环,有效助力非遗小镇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62.
在全球82个市场,拥有超过32000家门店——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专业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星巴克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努力打造的“家文化”理念和让工作伙伴感到幸福的宗旨值得不少企业管理者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63.
生境斑块破碎及孤岛化威胁着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网络,提高生态斑块间景观连通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服务功能维系具有重要意义。以淮河源为研究区,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InVEST)模型筛选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阻力面,识别区域生态廊道,叠加现有结构性廊道后形成生态网络。最后通过景观连接性指数、重力模型分别对源地和廊道分级并提出规划建议。结果表明:(1)淮河源地区总体生态状况较好,但生境质量空间分布不均。生境质量高值区集中在西、南部山区丘陵地带,而东、北部平原地区的生境质量较差。(2)淮河源生态源地共68处,生态廊道191条,其中重要生态源地3处,重要廊道97条。源地呈现西、南部大而密,东、北部少而稀的格局,生态廊道则是东、北部地区相对较长。(3)未来还需增设23处踏脚石、修复155处生态断裂点以优化淮河源生态网络。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建设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64.
为识别江苏省沿海地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节点,文章通过构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及加权综合法测度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并利用滑动T检验判定转型年份。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水平及各功能指数均呈波动上升态势,且南通、盐城以经济功能增长为主,连云港以社会功能增长为主,盐城及连云港生态环境功能波动下降;(2)受政策影响,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发生于2012年;(3)转型前南通、连云港以经济功能上升为主,盐城各项功能上升较为均衡;转型后南通以社会和经济功能上升并重,盐城以经济功能上升为主,连云港则以社会功能上升为主。  相似文献   
765.
截至目前,产能过剩依然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来,该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亟待解决。已有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过剩。基于此,以数字经济发展为研究背景,从资源错配、信息不对称和创新能力不足3个方面分析化解产能过剩的理论机制,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化解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