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15篇
工业经济   100篇
计划管理   211篇
经济学   159篇
综合类   56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50篇
农业经济   77篇
经济概况   206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巧克力火锅     
巧克力火锅是近年由西欧传入我国的一种西式火锅,既可作为点心也可作为正餐。该项目可单独开巧克力火锅店,也可作为餐厅、咖啡馆、茶座、音乐吧或巧克力专卖  相似文献   
62.
大海  发喜  彦娥 《当代陕西》2011,(1):44-45
2070块公示栏成“连心栏”,269个村民监委会成一道“防腐墙”,“五补一奖”为举报群众撑腰,严查廉政风险点,用好“救命钱”。  相似文献   
63.
石家庄市运输管理处以信息化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在完善运管业务体系、自动化办公体系、行业监控体系、公开公示体系的基础上,今年5月7日正式启用运政为民服务中心。半年来,运政为民服务中心在规范工作、提速提质、便民利民、促进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相似文献   
64.
青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古往今来都是如此。青年以什么样的方式推动社会前进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上个世纪,当科技不像今天这样发达时,青年这个群体想要表达自己的强烈诉求时,选择的多是走上街头,通过自己的上街行为,让社会各界,让执政当局明白他们的想法。这样的例子不胜  相似文献   
65.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实施半年来,对此新政的积极作用及欠缺的热议一直不绝于耳。从理论上讲,新政打破了养老保险不能异地转移的铜墙铁壁,根治了退保潮等问题,但实际上并没有将难言之隐一刀了之,一些老问题仍然存在。半年来,我们发现,除了原有的顽疾没得到根本的解决,又有新的杂音发声,例如80后、90后不愿参保,例如一些企业认为他们的负担过大,等等。期盼有关部门在贯彻新政及细节改进的过程中更具智慧,切实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我们期待政策的下一个升级版本。  相似文献   
66.
高校、政府和公司开展商业计划竞赛,能推动全民创业运动,适应了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商业计划竞赛对创业教育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7.
伴随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院地合作工作对应着不同的模式和机制.现阶段院地合作就是要通过对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整合资源,与社会生产要素结合,促进知识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更加紧密结合,形成无缝连结;发挥研究所技术转移转化和辐射的源头作用,构建转移转化平台;加强研究所与企业和产业部门的科技合作,探索研企...  相似文献   
68.
一、从流动性、财务弹性方面获取现金流信息流动性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现金流的分布和通过理财活动对现金流的重新安排。具体而言,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的变现程度;二是负债的偿还先后。这两个  相似文献   
69.
从“文革”发端的1965年到日中恢复邦交的1972年,“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日本。本文以当时日本综合性杂志的有关中国报道为素材,从日本论坛的“中国论”的变迁过程来探讨“文革”对日本的影响和)中击,同时也回顾了“文革”之火在日本,从学生运动到工人阶级,从“全共斗”到新左翼各派,从学园纷争到个别斗争的阵地战的变迁过程。本文认为,研究“文革”对日本的冲击与影响,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个时期研究中国的成果总结来认识,还要将其置于战后日本精神史的高度进行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70.
一个身背挎包的中年人来到厦门思明东路76号。他叩开一道木门,彬彬有礼地问:“沈月兰住在这儿吗?”一位满头银发、面容憔悴的老大娘说:“我就是。”又问:“您认识郑文权吗?”老大娘的泪水夺眶而出,她焦灼地问:“他在哪里?我想他40年了。”中年人高兴地说:“恭喜您!他从新加坡给您汇钱来了。”老大娘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个劲地念叨:“儿啊,可盼着你了。”这个中年人叫王溪成,是厦门中国银行的侨汇派解员。他的到来,使相隔千山万水、离别40余载的母子通了音讯。可是,沈月兰哪里知道,王溪成经过多少周折才找到了她。沈月兰原住东山县,婚后没有生育,收养了出生才72天的郑文权。郑文权13岁那年,生母把他接到新加坡去了。后来沈月兰移居到了厦门。几十年来沈月兰无时不在思念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郑文权,为此不知淌了多少泪水。去年8月,郑文权几经碾转,才通过东山县打听到养母的下落,便匆匆忙忙地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