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23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十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化若干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镇化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继续加速城镇化步伐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和关键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的道路选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相似文献   
22.
“十五”计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地区差距扩大、社会发展滞后、资源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以及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等六大问题。由此得出几点重要启示:要树立用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协调发展、要坚持用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重视以技术进步推进经济增长、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手段的灵活性、要在市场化改革中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要高度重视构建经济运行安全体系等。  相似文献   
23.
经过2002-2004年的加速增长之后,2005年我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GDP增速呈高位趋稳万言书势,就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消费需求继续平衡增长,物价水平稳步回落,财政金融平衡运行,整个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以及贸易顺差过多等新问题。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主要是贸易摩擦加剧并呈常态化,石油价格高位徘徊,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慢等。  相似文献   
24.
全国统计工作会议1月18日在北京召开。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的重要讲话。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06年统计工作,深刻分析了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部署了2007年统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对于我们做好今年的统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讲话摘要刊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5.
26.
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三大任务、能源发展的目标,以及面向2020年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论述了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7.
经济体制改革面临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决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了较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系列研究报告.报告内容显示:  相似文献   
28.
<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 把"以人为本"正式写进党的文件,这是 第一次。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 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 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 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 响。科学的发展观内容博大精深,涉及经 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涉及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29.
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现。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月回落,从今年4月开始,宏观调控的效应逐步显部分行业投资增速显著下降,货币、信贷的增速放缓,农业基础得到加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夏粮增产,粮食价格高位趋稳。宏观经济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相似文献   
30.
<正> 前言“八五”和“九五”的1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这10年,我们要完成党中央确定的“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使全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10年,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基本上确立起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为下世纪上半叶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八五’又是为10年发展打基础的阶段,其历史作用更为特殊与重要。我们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从10年着眼、5年着手,确定“八五”计划的方针、任务和政策体系,把发展和改革的精神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