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对无孔型轧制的技术分析和现场试验,得出无孔型轧制可以在大间距轧机上实现。滑动导卫结构的改进可有效控制轧件扭转。无孔型轧制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轧辊寿命3-4倍,降低电耗3%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中国农地法律制度与经济体制具有高度相关性。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设计将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自我发展、关系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战略发展问题。现有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带有浓厚的"成员权"与"土地型社会保障制度"色彩,存在明显的产权残缺。农地难以实现规模经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地所有权,但在现阶段农地二元化制度的背景下,只能从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层面上考虑制度创新,核心是从立法上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83.
我国法务会计处于刚起步阶段,法务会计者是开展法务会计的主体,是发展法务会计的关键。要大力培养我国的法务会计人才必须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首先介绍了马来西亚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经验,然后分别从培养目标、培养对象、专业(方向)设置、能力要求、培养要点和后续教育上提出了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看法。  相似文献   
84.
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了汇率波动带来的巨大风险,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业绩。近期的美国次级债风波,导致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外汇市场动荡不安,人民币兑美元也由原来的单向升值转变为双向波动,使企业更加难以预测和防范,以往单一的规避方法如远期结售汇、贸易融资等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风险管理的要求。本文针对此问题,就企业全面的掌控汇率风险,系统性建立持久的防范机制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5.
陈鸣 《理论观察》2014,(4):56-57
城市下岗职工在就业、社会保障和心理健康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政府、企业及居委会提供的正式支持和家庭、亲朋及社区邻里等提供的非正式支持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和问题。社会工作能够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和拓展以及其专业的工作方法和价值理念,对于优化下岗职工的社会支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院文章应用投入产出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以2010 年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复杂产业网络模型,以工业产业为例,发现了复杂产业网络的小世界特性.针对工业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利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复杂产业网络脆弱性分析框架,对工业系统24 个产业综合脆弱性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脆弱性较高,水的生产与制造、废品废料等产业综合脆弱性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7.
2021年,国网浙江电力舟山供电公司马岙供电所以数字化智能仓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库仓贯通数字化仓管模式,积极推动仓单联动一体化抢修流程,全力打造物资管理数字化、库存盘点智能化、物资领用便捷化、出入库管理无纸化的数字化智能仓体系,探索供电所仓库管理创新发展新方向,夯实数字化供电所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8.
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机车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机车为SS4B型电力机车。SS4B型电力机车有着卓越的性能,可以适应多种气候条件,但是SS4B型电力机车的使用寿命比其他型号机车的使用寿命短,其中主断路器作为该机车的核心部件其检修保养直接决定了机车的使用寿命。对SS4B型电力机车主断路器检修保养措施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9.
厘清当前国际分工下的价值链是具有全球性特征还是更具区域性特征,这是探究当前国际分工构成以及未来分工发展等根本性贸易问题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利用CEPII双边贸易流量数据库,测算产品的平均进口距离用于衡量1995—2014年间价值链生产在全球性特征上的变化,并与Eaton和Kortum(2002)框架下构造的理想“全球价值链”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研究显示,1995—2014年间“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极为有限,平均进口距离只增长了约300千米,距离理想的“全球价值链”下的进口距离差距很大,特别是中间品贸易的进口距离较短,说明价值链分工仍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特征。在价值链呈区域性特征的背景下,各国更倾向于达成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以支持区域性的价值链生产,即一国价值链的区域性越强,则该国签订的贸易协定区域性倾向就越强。该效应体现为一国中间品进口距离增加100千米,则该国与其贸易协定伙伴国的平均距离就增加约389千米。文章揭示了当前价值链分工的区域性特征,部分解释了近年来多边贸易协定推进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