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63篇
工业经济   28篇
计划管理   138篇
经济学   144篇
综合类   32篇
运输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89篇
农业经济   75篇
经济概况   96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目的]在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和特色农业战略背景下,红枣产业日渐成为扶贫支柱产业,研究红枣产业可改善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枣贱伤农”现象,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起着关键推进作用。[方法]通过采用TOPSIS-GAR组合模型、变异系数确定权重法、健康度模型相结合分析研究2006—2016年红枣产业发展的综合水平、健康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分析。[结果]2006—2016年主产区兵团一师阿拉尔的红枣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近两年增长趋势放缓,2016年已经趋于稳定发展期;主产区降水量与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影响红枣产业经济发展最大的两个因素;2006—2016年主产区红枣产业健康度水平一直处于于亚健康与不健康相交替的状态,2015年以后红枣产业健康度水平呈大幅下滑趋势,与主产区红枣产业实际发展健康情况相一致。[结论]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促进主产区红枣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672.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贸易利得是一国内外循环态势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多部门投入产出联系的贸易利得量化模型,结合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测算了1987—2017年中国经济双循环的贸易利得,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内循环的贸易利得呈下降趋势,中国外循环的贸易利得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中国内循环的贸易利得依然大于外循环的贸易利得;第二,相对于外循环,中国内循环贸易利得的持续能力、空间关联效应和升级潜力都更大;第三,中国内循环贸易利得和外循环贸易利得之间,不存在正向的空间关联效应。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统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打通双循环之间的堵点,有助于实现双循环贸易利得的良性互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73.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比较优势。研究方法:构建基于贸易增加值口径的比较优势指数并结合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尽管中国省际调出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首次突破了1,但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比较优势仍然不强。第二,尽管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但始终未突破1,这说明中国经济在外循环中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中国各省份在内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强于在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中国各部门在内循环与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则基本持平。研究创新:首次构建了增加值口径的省际调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将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价值: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4.
675.
为了反映城市非渗透地表的污染程度,采用人口当量法评估非渗透地表径流污染负荷量的大小,进一步评价城市的面源污染负荷。对北京市"城六区"的地形结构及其2010年的降雨数据进行分析,结合SCS模型和地表径流水质监测数据得出研究区域中各污染物指标的负荷量,再根据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指标估算出每种污染物的人口当量。结果表明,1km~2的非渗透地表产生的COD的负荷量相当于北京市112.8万人1天生活污水中的COD排放量,NH_4~+-N的负荷量相当于89.04万人1天的排放量,TN的负荷量相当于15.96万人1天的排放量,TP的负荷量相当于15.42万人1天的排放量;2010年"城六区"全年产生的非渗透径流污染负荷量相当于北京市当年常驻人口(1 962万人)48.2天的生活污水的COD排放量、38天的NH_4~+-N排放量、6.8天的TN排放量和6.6天的TP排放量。人口当量法可直观反映城市点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的负荷大小,对于解决城市的水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并为降低城市人口当量污染负荷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76.
2021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金融发展,国内货币金融环境从极度宽松回归相对中性,宏观杠杆率降幅明显,货币政策空间明显拓宽。2022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方面,房地产市场快速去杠杆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和盈利能力弱化并存,隐性债务严监管下弱资质城投的再融资风险和违约风险趋升。国际方面,中美两国经济金融周期开始错位,需警惕美联储加速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盘整造成的外部冲击。应对三重压力要求金融宏观调控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货币政策总量宽松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着力提振最终需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定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