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过去若干年农村出现严重问题,基层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把问题全部归咎于基层政府是不公允的,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体制。近几年,随着新的政策导向确立,系列新政不断推进,解决农村问题的政策条件渐入佳境。但是,中央政策的具体推进必须依托基层政府,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环节。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环节能否当此重任?如何让基层政府在解决农村问题中又好又快地发挥作用,不论在农民那里还是在社会上,都还有诸多疑虑。正如有政协委员在温总理面前所抱怨的,“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向上骗,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发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这种现象虽不能说普遍,但也并非个别,必须重视。因此,就农村问题来说,不论是寻找问题的根源还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都必须深入研究基层政府。 相似文献
122.
现在的乡镇研究,文章著述之多,已经足以使新学人望而却步。这些文章不仅描述了乡镇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提出了若干具体的解决办法。但是,人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乡镇本身正在解决问题。最靠近问题的人们,也最靠近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大量学者在心情激奋地讨论如何拯救乡镇政府于水火的时候,乡镇干部其实也在处心积虑地为自己找出路。研究乡镇政府,应当在看到问题和窘境的时候,也观察这些当事者在问题面前的“反应”。在这种反应性行为中,蕴涵着改革的经验,蕴涵着变迁的逻辑,甚至预示着明天。因为工作关系,这两年我经常到县乡考… 相似文献
123.
124.
全球化不是单一的经济全球化,也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内容。对中国基层民主政治而言,全球化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因素。所谓世界“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对中国的政治改革、社会发展、基层民主的推进等,有着广泛影响。这种影响已经发生并且仍然 相似文献
125.
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纪登奎等四人辞去了政治局委员职务.在这次会上,关于纪登奎等人的辞职,陈云专门讲了话:“我不赞成这样对犯错误的同志揪住不放.这种检讨没完没了的情况,我认为不是党的好作风.党接受了他们的辞职以后,在政治上要分配他们的工作,在生活上要照顾他们的需要.”(李艳、熊志勇,《再生中国》下册,第559页,当代世界出版社,2012)1980年4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免去纪登奎、陈锡联的副总理职务,任命赵紫阳、万里为副总理.由此,纪登奎正式退出政坛. 相似文献
126.
在几乎整个1980年代,九号院是中国农村政策研究的中枢之地。第一拨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就在这里酝酿形成。西皇贼眼下,这个富有历史感和神秘性的院落,曾经聚集了一些高层政治人物。我初出校门便进入其中,在这里工作十几年。印象深刻的,不仅有政策过程中的诸多往事,还有一些“老”者。这是一些革命资历比较深的人,通常,我们称呼为某“老”。从这些“老”身上,或许可以捕捉中国政治的沧桑流变,品味改革年代的风云激荡,甚至还有更多领悟。 相似文献
127.
在当前的农民研究中,“政治”似乎缺乏应有位置。一方面,在以“农民”为主题的讨论中,政治常常不被纳入研究视野当中。这些研究,基本上是以经济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取向的:农业生产能否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农民收入能否持续增加?城乡收入差距能否缩小?这些问题主导了对“三农”问题的理解,也赋予“农村治理”讨论以经济取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