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7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45篇
经济学   32篇
综合类   19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56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2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和拉美企业的商贸往来愈加频繁。与此同时,拉美企业在中国和中国企业在拉美的现象也随之普遍。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中拉美文化差异的了解,探讨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利弊。帮助跨国企业在人力资源领域的成功管理,对拉美经济的回暖,中国经济的愈强,及中拉美更友好互利的商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固定资产在企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影响企业的利润总额。本文以固定资产折旧为切入点,结合固定资产折旧的计价对所得税的影响和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对所得税的影响,重点探讨了企业所得税中常见的计算折旧的方法,旨在说明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的重要性,以期为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主体消费方式之一。而大学生代表着时尚的消费文化,往往扮演着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在这种趋势下,对大学生网购情况进行调查,对其网购的基本情况和购买心理进行分析,将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网络购物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正确进行网购。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以福建省各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视角编制了相应的问卷,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就业地域选择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会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赵洁 《董事会》2009,(12):83-85
银行应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其商业模式有机结合起米,只有这样,银行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才可以复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6.
消费是影响和决定国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变,是当前经济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引入虚拟变量,从税收政策视角建立消费函数计量模型,对影响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了量化和深入分析,再进一步验证消费与其他几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从而求出其短息误差修正模型来说明其短期的调整机理并细化分析,最后基于模型的分析结果简要给出了政策界面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7.
赵洁  林洪宏 《云南金融》2011,(8Z):92-92
关于财务报表列报反映会计欺诈行为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各界学者的关注,公司管理层利用企业财务报表传递虚假错误的信息,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以进行会计欺诈的行为由来已久,但近年来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显著,会计欺诈行为的后果严重,有关各方一直致力于对欺诈行为的监管研究。本文认为,想要管制会计欺诈行为,从财务报表列报入手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关键一点是要做到保证财务报表列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详细性。  相似文献   
48.
49.
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进一步深化,这就导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所难免。因此,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来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需要通过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实现企业发展现状的改善。但是,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仍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于会计核算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来实现发展策略的提出。  相似文献   
50.
赵洁 《中国市场》2007,(15):89-89
物流人才是企业的紧缺人才,但是目前高校的物流人才与企业难以形成对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不一致。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现代化物流人才的需要,高校应该着重在优化师资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实施调整,以此来增强物流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