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44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33篇
经济概况   3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江苏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在区域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存。能否走出一条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不平衡发展的新路子.关系到江苏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在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要承认这种差距但不能把这种差距凝固化,需要借助有力的政策、措施和机制缩小并最终克服这些差距。简言之,差距“不可避免”,并非“不去避免”。本文从差距特征、形成原因、前景预测、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实施省委提出的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作些分析,以供各界参考。 地区量化特征 198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方针后。苏北地区的经济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苏北(徐、淮、盐、连四市)和苏南(苏、锡、常三市)、苏中(宁、镇、扬、通四市)的经济差异依然较为突出,并且在近几年又出现了扩大趋势。为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我们将每个地区抽象为一个个体.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来评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变动,同时通过离散系数的对比来判断经济标志的变动度。 1.区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洛伦兹曲线越来越远:描述收入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洛伦兹  相似文献   
42.
长三角15城市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区域内共有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城市即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计15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人口7534万人,占全国的5.9%。根据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规模、经济总量与财政实力,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一、综合实力分析———上海市经济总量稳居第一层次首位。在第一层次各城市中,上海市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  相似文献   
43.
44.
45.
一、简表指标推算套表指标的研究背景和初步设想 现行的统计方法制度是从1993年起实行的一套表制度,套表设置表号为102、103、104、105表,分别从生产销售、财务状况、劳动工资、原材料以及能源消耗等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投入产出状况,报表繁多、指标庞杂,每个单位少则填报六七张报表,上百个指标,多则填报十几张报表,几百个指标,同时由几个专业共同完成,工作量大,企业负担重,全面反映一个单位经营情况难度大.  相似文献   
46.
"在地统计"是今年全市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已被市政府纳入折子工程.东城区对这项工作极为重视,根据市局抓重点、保质量的原则积极组织实施,目前,"在地统计"第一阶段工作已按照计划基本完成,正平稳、有序地转向双轨运行.  相似文献   
47.
2009年,兵团广大干部职工在兵团党委、兵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兵团党委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克服乌鲁木齐7·5事件不利因素影响,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48.
<正>2009年以来,黑龙江垦区紧紧围绕"抓城、强工、带农"的统筹发展方针和实现商品粮300亿斤的总体目标,着力推进强基础、调结构、增科技、提标准、抗灾害、重管理等措施,农林牧渔业继续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的势头。粮食连续第六年增产,畜产品和水产品  相似文献   
49.
以大包干为核心的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普遍推行,破除了旧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重构,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由于初始改革的急速性和单纯性,在扬弃旧集体经济模式的同时,新的农业经营体制并没能按照“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改革设想建立起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