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3篇
计划管理   59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邓婷 《企业技术开发》2010,(9):54-54,57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下,文章以设施环境管理的利益相关者为研究对象,界定了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并对其在设施环境管理中的策略和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提高设施环境管理利益各方的满意程度,保证设施环境管理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2.
在如今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海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与不足点,提出了深入推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模型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
宏观调控与自身发展催生哪些变化? 从分散到集中,从出售到经营 张廷文:面对房地产发展的过热以及房价的疯狂上涨,尤其近两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住房政策等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以控制投入,压缩规模,调整结构,优化技术,疏导需求,规范市场等等.  相似文献   
24.
编者按 作为具有多元目的而存在的组织--企业,经济目的固然重要,但也应当有其社会目的和环境目的.那么,除了对股东负责之外,企业还应对谁负责?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否只体现在税收和慈善捐助上?是否只有遇到大的天灾人祸,企业才应该站出来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应该怎样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HR又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5.
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本轮通货膨胀更多地体现了转型期经济体的特征,具有明显的输入型特点,原材料、能源等价格快速攀升以及国际资本持续流入是其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26.
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HR们出了一道难题:企业招聘如何支撑企业发展的变化?什么样的评估手段更有利于企业甄选出最适合的应聘者?下面让我们看看企业中参与招聘活动的入以及学术界及咨询领域的专家们是如何看待中国企业的招聘和测评的.  相似文献   
27.
邓婷  刘兴阳 《人力资源》2007,(14):17-24
企业以往更多地注重从客户角度来看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等外部价值,常常会忽视从内部员工或潜在员工角度来看企业作为雇主对于员工的价值,即企业对员工的利益没有给予充分关注。进入21世纪,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雇主品牌逐步引起企业的关注。据美国Conference Board的研究报告《用你的品牌吸引员工》(2001)显示,在参加调查的138个美国顶级公司中已经有40%的公司在用与塑造公司品牌同样的方法去打造雇主品牌,吸引和保持优秀人才。那么在我国,企业品牌的内在价值——雇主品牌——建设的现状如何呢?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审视?  相似文献   
28.
连续3年监测桂林市区10个供水管网点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相关要求进行采样、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采样点的菌落总数呈现差异,表明不同管网点微生物污染程度不同。自来水中微生物污染的原因较复杂,涉及管网长度、设计、实际用水量和管网材料等,本文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9.
本文将H公司的新员工导师制培训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国内外知名企业导师制培训的成功经验,针对H公司的新员工导师制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提出改进建议,以帮助其完善公司新员工导师制培训方案,增强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0.
刘兴阳  邓婷 《人力资源》2007,(10):17-25
据首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005年7月)统计,我国300多万家私营企业中有90%以上是家族企业,绝大部分实行家族式管理。而且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我国民营企业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很多是因为它们无法挣脱单一的家族式管理,走向职业化的管理道路。于是企业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问题重重,外部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成活率”非常低。那么,民营企业到底改如何进行职业化管理的变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