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7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49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7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6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2007年元旦,温家宝总理亲临东海县青湖镇青新村视察,对该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村是东海县鼓励外出打工农民返乡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破坏性创新理论为我们分析中国移动通信服务产品——“动感地带”获取市场成功的奥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本文表明,破坏性创新战略有助于指导通信行业内企业的创新行为,并且破坏性创新战略将会对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陈丽军  郑平 《商业研究》2005,(15):37-39
新古典增长理论不能合理解释经济增长的趋同,围绕增长趋同之谜,内生增长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分析与探讨。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金融趋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显著现象。金融趋同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趋同有多种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 年过半百的辛集市第二棉油厂厂长李树英,依然斗志不减当年。1983年,他离开熟悉的市联社工业科,挑起了第二棉油厂厂长的重担。11年来,他用心血和汗水使第二棉油厂年利润由4万元增至60万元;厂内固定资产由80万元增至1200万元;工厂占地面积由50亩增至100亩,原有厂房6000m~2全部翻新,新建厂房16000m~2,使一个单一经营、破烂不堪的棉油厂发展成为拥有纺织、机械、面粉等综合生产的厂家。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大多地区工商局下属的工商所实行的是综合监督管理方式,即对辖区的企业、市场、个体工商户,按经营主体的经济成分分别设立专管员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各地区基本上大同小异。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一方面,经营主体的经济成分或者说经济性质越来越不好被界定,另一方面,工商局需要参与管理的领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我们仍然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工商机关对社会主义大市场的监督管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这种按经济成分划分专管员监督管理的管理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1、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个人绩效管理作为组织管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部门绩效管理基础上,在管理方式上更深入管理的一种手段选择.其管理成效是一个组织是否走向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成员国按照稳定方案进行经济改革作为提供短期信贷的前提条件。本文分析了稳定方案的内容及其实施效果,从不同的角度对稳定方案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完善稳定方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 去年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重庆市B县机械厂王厂长正坐在办公室里发愁,因为企业急需购进的100吨无缝焊接钢管,派了几名采购员外出都没有联系到货源,生产揭不开锅。正在这时,他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是住在该县城中旅社的一位客人打来的,这位客人自称是华北某无缝钢管厂住渝办事处的销售  相似文献   
20.
郑平 《北方经济》2006,(4):63-63
近几年,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建设。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此也给予了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将电子政务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但遗憾的是,相当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往往过多地从技术角度去认识和部署电子政务建设。形成了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巨大误区。我认为,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事关政府管理现代化和行政体制改革全局的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进行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首先从宏观上把握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目标、思路、模式、措施以及其中的一些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