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3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供应链供需双方利益风险分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侨  郭宏湘 《价值工程》2004,23(6):46-49
供应链中供需双方的利益风险分配是否合理是决定供需双方合信任成败的关键。本文从供需双方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出发,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了供需双方利益风险合理分配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2.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基于市场机遇、整合外部资源而组成的合作竞争体,其成功运作有赖于各成员企业的合作.合作是虚拟企业的本质内涵,而伙伴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相互信任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控制过程,提高运作效率;减少经营风险;增强虚拟企业的灵活性.通过建立虚拟企业合作伙伴信任评价体系,加强虚拟企业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协商,有效利用合同、契约机制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构建虚拟企业伙伴间的高度敏捷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33.
ERP无形效益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侨  郭宏湘 《价值工程》2004,23(6):121-123
ERP 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有形与无形效益,其有效益如库存削减等比较容易定量度量;但是其无形效益如员工士气的提高却比较难以定量度量。本文建立了一个模糊评价模型用来评价 ERP 带来的无形效益。  相似文献   
34.
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广  郭宏湘 《价值工程》2006,25(12):95-97
国际上已经开始了第四方物流的实践,而我国目前仍处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初期阶段。针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不足,提出了第四方物流发展模式,并对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障碍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5.
SCP范式主导下的我国物流产业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流产业是我国近年来重点培育的新兴基础产业,它的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关系到其他产业的发展。依据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范式研究我国物流产业,建立一个基于SCP范式的物流产业整合四维向量模型,根据此模型提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物流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36.
张侨  郭宏湘 《价值工程》2004,23(9):46-49
供应链中供需双方的利益风险分配是否合理是决定供需双方合信任成败的关键.本文从供需双方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出发,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了供需双方利益风险合理分配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7.
杨广  郭宏湘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2):106-108
虚拟企业是由机会推动并由机会定义的基于核心能力而由多个企业组合而成的动态联盟.合作是虚拟企业的本质内涵[1].因此,伙伴选择是虚拟企业运作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虚拟企业的成败.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分析,提出了选择合作伙伴的正确途径,对虚拟企业的成功运作将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虚拟企业的成功运作有赖于各成员企业的合作,合作是虚拟企业的本质内涵,而伙伴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因而,在虚拟企业的管理中,培养虚拟企业成员的彼此信任和建立相应的信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虚拟企业建立伙伴信任关系的意义以及如何建立和发展信任关系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9.
大规模定制的企业核心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规模定制被认为是21世纪的生产模式,它的价值取向在于用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文章从企业资源、能力的企业理论出发论述大规模定制的企业核心能力,并进一步把大规模定制的企业核心能力细分为三个维度,最后针对各细分维度的核心能力的构建与提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价值链模块化与中小企业嵌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化是制造业最新兴起的方式之一,传统的价值链在新形势下逐步呈现模块化特征。中小制造企业应抓住价值链模块化分工这一机遇,以创新型模块制造商的身份嵌入价值链,进而在模块化的制造过程中自主创新,逐级攀升,从单纯的模块制造商向价值链中高增值环节的模块系统设计商转变,完成中小制造企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