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78篇
经济学   26篇
综合类   24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A公司是国内某新兴电信运营商设在沈阳市的分公司.其大众通讯业务部主要经营固定电话入户、各种电话卡、IP长途电话、宽带、专线等业务。  相似文献   
102.
“任何人都不会去做他认为是羞耻的事情,却有可能去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底线,这条底线不是遵守法律,而是不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3.
工程建设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有限资源合理分配利用的必要条件。随着国家项目法人制和建设监理制度的推出,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项目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本文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对在设计中引入监理制度进行简单的探讨,从质量、进度、投资三方面对设计监理的任务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城市安全风险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磊 《城市问题》2008,(2):35-40
从城市综合减灾的高度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城市安全建设与发展中的诸问题,特别针对城市安全及工程安全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备灾系统,研究了安全容量优化配置的理论及评价方法,同时探讨了大型工程安全风险评价的框架及思路.  相似文献   
105.
建筑师以往的失误是太注重一般几何建筑空间的开发,而对于全球日益关注的生态意义上的环境涉及甚少,以至一些绿色设计概念及方法在建筑师中还很不普及。本文围绕建筑设计与生态安全问题作一浅析,希望所做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一、建筑师的环境原则 自环境保护成为普受关注的焦点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进  相似文献   
106.
金磊 《国际市场》2004,(8):32-33
第一次听说他,知道他是一位企业家;第一次见到他感觉他是一位学者;待到了解他的不同凡响的经历后,眼前突然冒出一个意象;他正在搭建一座多重互动的“立交桥”!这位在多个领域中展示了人格魅力和卓越才华的“建桥者”,就是现任派克欧哈尔实业(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周振雄先生。  相似文献   
107.
城市灾害的种类 城市灾害始于城市化进程,我国典型的城市灾害发生于20世纪40~50年代,而对城市灾害展开研究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笔者在《城市灾害学原理》一书中将城市灾害归纳为14大类:(1)地震灾害;(2)水灾害;(3)气象灾害;(4)火灾与爆炸;(5)地质灾害;(6)公害致灾;(7)建设性破坏致灾;(8)高新技术事故;(9)城市噪声危害:(10)住宅建筑综合症;(11)古  相似文献   
108.
金磊 《国际市场》2004,(7):26-27
近来,有关西门子公司的信息接二连三地在中国的媒体上出现,先是西门子与中国领先的移动电话生产商宁波波导签定谅解协议备忘录,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是西门子在上海举行首家驻华办事处百年庆典.接着西门子移动又成为中国足球第一届超级联赛的冠名赞助商……不长的时段里“出镜”频率如此之高自然引起各界关注。在浦东陆家嘴现代化商务楼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博格先生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09.
110.
记忆,正在对社会,对学术发展及文化传承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05年11月在罗哲文先生的指引下,我和几位同仁考察了在抗战时期孕育中华学子、培育华夏学术的千年古镇四川李庄,并写了一篇“我们为什么被‘李庄’所感动“的文字.因为研究四川李庄的缘故,我走近了中国营造学社;因为研究中国营造学社李庄贡献史的需要,我又走进了已有70年历史的中国文物研究所.日月如梭,令人感触良多,但我以为最不该忘却并应传承的是建筑文化长河中的精神血脉,因为只有这些才能不断地为今日城市及其建筑师注入无比丰富而细腻的文化内涵.于是,2006年就有了最重要的建筑记忆:中国营造学社终结或称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也即清华大学建筑系诞生)60周年;中国建筑家梁思成先生诞辰105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