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2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体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现行执法体制,是由《反不正当竞争法》和《行政处罚法》以及《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共同确立的。概而言之,它包括行政执法和司法这两种执法体制。1.“反法”的行政执法体制,是实现国家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持迅速、高效的主动干预的基础。它是指查处不构成犯罪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整套行政组织机构及其执法程序的法律制度。对此,“反法”首先规定了政府本身有责任制止不正当竞争,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又明确规定了具体行政执法机构──各级工商行政…  相似文献   
22.
全球贸易自由化国际贸易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国际贸易组织多年以来的追求,然而,同盱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的地区格局限制及国家和地区利益个别化的影响,各种形式的国际贸易壁垒仍然严重阻碍着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虽然经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及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不懈努力,削减贸易壁垒并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成果,如关税大幅减让,商品品种及数理限制是一般取消,服务行业市场的相互开放等等,但是,一些更为稳蔽性的贸易壁垒措施却越来越多地为各国基于各种目的所使用,也越来越经常地成为阻碍国际贸易正常进行的“合法”借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是这样的隐蔽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注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范与运用,对于我国参与正常的国际,加速我国经济,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促进我国有儿地利用国际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都具有非常现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在我国商业领域中,长期以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到吃请、送红包,大到赞助出国考察的商业贿赂现象,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业内“潜规则”。  相似文献   
24.
近几年来.随着公职律师制度在成都市的推行.成都市工商局因为具有较为充沛的律师人才而率先成为试点单位。截至目前.全局共发展公职律师6名.其中局领导1名、处级领导3名,分布在法制、执法办案等重要部门和岗位。公职律师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立法立规、制定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行政执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维护法律权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25.
从实践反映的情况看,当前影响处罚决定文书说理的主要因素在于,尚不能全面掌握说理内容和说理的方法,即说理依据什么样的理说和如何说。  相似文献   
26.
对商业贿赂行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贿赂是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1993年12月1日生效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首次将商业贿赂规定为违法行为。全国各级工商机关严肃执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办了大量的商业贿赂案件。但是,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贿赂的定义、行为主体未作出明确规定,后来《刑法》的修正,又对原有的贿赂犯罪增加了新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加强认识和理解商业贿赂。一、商业贿赂的内涵界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只是宣示了商业贿赂和回扣是违法行为,而没有对其内涵进行规定。《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27.
一、目前中小企业立法中的缺陷我国至今尚无一部统一的专门规范中小企业的法律或行政法规 ,而将对中小企业的规范分散于其他众多的法律法规中。如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城乡个体户管理暂行条例》、《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综合分析我国有关企业规范的法律法规内容 ,它们在对中小企业的规范上 ,主要存在着下列缺陷 :1 以财产所有制形式为标准 ,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建立和发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内容 ,使得只有国家投资、集体投资 ,并有上级主管部门的企业 ,才能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为此 ,使得非国有的中…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成都市工商局依托市政府建立的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不断促进企业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29.
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我们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关键词“市场退出”便出现200多篇相关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大多研究的是涉及证券、保险等市场信用、风险程度高的特殊行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问题,而对普遍性企业市场主体退出问题研究不足。吴仪副总理指出:工商部门要加强市场主体全面监管、推进企业信用建设,不仅要从严把市场的准入关入手,而且要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退出行为实行全过程的监管。王众孚局长强调,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全面监管,实现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后延”。因此,对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的研究亟待加强。在行政许可法即将实施,以及公司法及相关配套的登记法规、规章修改之际,我们围绕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的制度完善、程序设计等方面推出本期话题,希望能对有关的研究与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0.
加强案例分析的份量,是本刊今年为工商执法一线深化完善服务的重要举措。在这方面,我们力求专题化,分析得更具体,更透彻,从而更实用,并且给人更多的启迪。职能管辖问题,既是较常见的问题,也是涉及市场秩序控制模式的深层次问题。希望这组文章能对读者处理和思考这类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