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虎  齐新家 《山东经济》2008,24(3):79-82
现行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由于自身的滞后性已不能满足国有企业对自主创新的迫切需要。文章首先对现行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次通过分析综合绩效评价与自主创新的互动关系,确立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改进的理论依据和原则,然后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评价体系做了修正,构建了一个鼓励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变迁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虎 《企业经济》2005,(10):221-222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经历了从分散、多头监管到集中监管的过程,建立了符合证券市场发展规律和我国经济实际的集中统一监管模式。但受制于转轨经济和新兴证券市场的影响,我国证券监管体制仍有许多缺陷,因此,要从监管机构的设置、对监管者的监督以及强化自律功能等方面深化改革,建立一个法制化的辅以自律监管的集中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营销渠道的变革是以渠道的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是在对渠道的市场交易成本和组织内部的管理成本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某种能以最低成本完成相关功能的渠道模式的动态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4.
陶虎  齐新家 《山东经济》2007,23(4):125-127
国有企业监管效率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有关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办法都有一些成果,特别是在微观层面上针对具体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管指标体系已基本形成。然而,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的有关区域层面的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指标体系研究显得相对滞后。根据国有企业的目标与功能,提出了山东省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指标体系构建目标与原则,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指标和确定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证券监管者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虎 《山东经济》2006,22(1):71-73
证券监管机构被法律赋予了具有垄断性质的监管权力,在证券市场资源配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之往往成为各利益集团寻租的猎物,被受监管者俘虏,导致大量的寻租行为。寻租行为的多少取决于市场参与者违法的成本和收益与监管者渎职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比较。本文分析了证券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协调博弈”,以及二者之间监督机制设计等问题,二者之间的博弈分析表明,加大对市场参与者违法行为的惩罚和监管者渎职的惩罚以及高薪养廉设想是减少腐败,提高证券监管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运用熵权评价方法,用中国2002-2009年的国有工业企业面板数据比较分析"新国企"的治理效率,并与集体、私营和港澳台企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比较,客观反映了"新国企"治理效率的时序发展状况和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治理效率差异。分析结论发现:"新国企"的治理效率不是"低效的",改制后大幅攀升,呈现运行"高效"的趋势;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港澳台企业在增加就业人数等功能上凸显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但其资源优势和融资能力远远低于"新国企",使其治理效率大打折扣;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所有类型企业的治理效率发展势头在近年受阻。  相似文献   
17.
营销渠道变革的动因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销渠道的变革是以渠道的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是在对渠道的市场交易成本和组织内部的管理成本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某种能以最低成本完成相关功能的渠道模式的动态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8.
陶虎 《价值工程》2005,24(9):58-61
通过某仪表厂运用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改进产品设计、降低生产成本的实证分析,说明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下,价值工程是企业内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指出应当结合现代整体产品的概念,系统的运用价值工程;阐明把价值工程作为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来推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庄玉梅  陶虎  张爱丽 《山东经济》2007,23(6):49-52,56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组织形式,供应链管理在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中受到广泛的重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证明,作为“中间性”组织的供应链具有市场和企业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但同时又有着相应的管理难度和缺陷。如何对供应链进行有效地管理,提高供应链战略的执行能力,把不同的经济实体紧密地联系起来,获得同单个企业一样的协同效应,是值得进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事实上,供应链的协同如同单个企业的协同一样,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激励约束机制基础上。通过各种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满足节点企业的物质的、精神的、感情的需要,从而调动它们协作的积极性,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供应链建立的初衷。  相似文献   
20.
陶虎 《中国金融》2003,(4):56-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