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MBO:特点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2.
本首先对外汇市场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国定汇率制下,货币冲击可蓄意制造的特征。其次,通过建立模型说明在固定汇率制下,外汇市场信息不完全和规模不对称的特征令货币危机与经济健康的关系淡化,经济健康不再能保证有效规避货币危机。最后,利用博弈论的思想说明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冲击的多发性,并提出非明确干预边界汇率机制对于规避货币冲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双倍差分法,分别选择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和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两个事件作为"自然实验",实证研究汇率制度与经常账户调节的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未能显著地促进经常账户的调节。通过让经常账户盈余国由固定汇率制度调整为浮动汇率制度的做法不会改善全球性经常账户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性。本文旨在对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及其背后竞争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将异质性企业理论与产品空间理论相结合,构建企业层面的平均产品密度指标,从产品要素禀赋视角揭示企业进行产品转换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出口产品转换行为是否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研究表明:企业出口产品的既有要素禀赋和在产品空间的位置决定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企业出口产品在产品空间中的平均产品密度通过对产品转换行为的促进作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带动了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兴起了新一轮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本文利用细分到HS6分位水平的全球贸易壁垒数据库、微观的企业出口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集中研究了我国出口产品遭到的限制性贸易壁垒对该产品目的地多样化的影响,并且从风险分担的角度对企业的目的地多样化行为进行了新的解释。主要结论有:第一,为了克服单个市场存在的风险,当我国企业在面临限制性贸易壁垒时,会进行产品目的地的多样化;第二,企业遭受壁垒产品新进入的市场不仅包括未对该产品施加壁垒的市场,还包括已经对该产品施加壁垒的市场;第三,第一、三类壁垒会显著地促进企业产品的目的地多样化,但第二类壁垒则不会;第四,企业遭受壁垒产品的出口目的地多样化行为在"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显著,表明遭受壁垒产品在出口目的地多样化中更青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变动及压力释放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超  靳玉英 《财贸研究》2010,21(2):82-88
根据汇率变动的压力来源,引入包括名义汇率、外汇储备、国际利差、通胀水平差、远期升贴水、双边贸易差额等在内的六个因素构建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综合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压力来源。结果显示: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除了在汇改之初小幅下降外,在其他考察时间段内基本都表现出明显的升值趋势,且各个阶段的汇率走势和压力源贡献分解也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本外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资本外逃与直接投资二者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指导价值。本文针对中国的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得出中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和其资本外逃正相关的结论。这和Chander Kant针对1974年~1992年的东亚等地区(其中不包括中国)就相同问题所作实证研究的结果不一致。本文分析了Chander Kant的结论和本文结论不同的原因。最后根据本文的结论就中国在资本账户管理、利用外资以及防范资本外逃方面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资本管制影响国际基金跨国投资的理论模型,得到有关一国资本管制对国际基金投资该国证券的直接影响和对其他国家的溢出作用的若干结论。基于国际基金跨国投资的面板数据,本文从微观视角就以上理论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是:第一,中国加强资本管制会产生国际基金减持中国证券投资这一"直接效应"和增持其他新兴市场证券的"溢出效应"。第二,中国无论是股票投资管制还是债券投资管制,其"直接效应"均表现为基金减少对中国证券的投资;而"正向溢出效应"只体现在债券投资管制上,股票投资管制则令国际基金加持现金,而非转投到其他新兴市场。第三,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资本流入管制和流出管制对国际基金投资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且其影响在三次危机中存在显著差异。第四,中国资本管制的"正向溢出效应"在中等偏上收入、汇率稳定、金融市场完善和制度质量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增强,在对中国出口依赖性强的国家则减弱。  相似文献   
19.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宣布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本文将这次重要讲话作为金融业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金融业开放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金融业开放显著提高了企业经济绩效。融资约束越严重的企业,事后经济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强,表明金融业开放缓解融资约束是改善企业经济绩效的重要渠道。投资类型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金融领域投资,金融业开放导致的融资约束改善主要促进了企业实体领域投资。融资约束越严重,企业在金融业开放之后的实体领域投资增加越多。以上研究表明,金融业开放对我国企业绩效具有普遍的正向作用,企业融资约束的改善是该作用发生的重要机制。在金融业开放政策的激励下,企业加大了针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力度,充分体现金融业开放实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资本账户实际开放度的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各种资本账户开放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占比法进行了改进, 进而对中国资本账户的实际开放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实际资本账户开放度为 70%。最后,本文据此就如何预防与抵制货币冲击、金融机构冲击、以及如何改革汇率制度、如何开放资本账户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