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1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是世界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增长,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应该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强化政府储备,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实现藏粮于府。做到以下几点:(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资;(3)依靠科技进步;(4)保护耕地资源;(5)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6)稳定市场和价格;(7)建设和完善粮食市场;(8)推进粮食流通改革;(9)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以2000年中心比例尺1:15000的彩红外航片和2003年同比例尺下退耕及土地利用实地调查为基础,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2000~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变化的主要类型及方向,并构建退耕指数及退耕影响系数,分析了距研究区内公路及城镇不同范围的布局特征。结果表明:3年间利用类型转换集中体现在草地和旱坡耕地向人工造林地转移,人工造林用地年增加速率达34.5%。人工造林用地面积迅速增加,是这一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特征。受地貌发育规律影响,距公路以远退耕指数呈下降趋势,2km处为峰值,是全区水平的1.35倍;距公路以远退耕影响系数为增加趋势,在6km处达峰值,是全区水平的5.2倍。受城镇化发展影响,4km范围内退耕指数和退耕影响系数均显著小于4km以远范围,说明4km以远受城镇发展影响减弱,黄土丘陵农业景观占优势。  相似文献   
2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速地发展着,国干和省干公路网络化改造也正在加紧实施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区域,在咸阳市和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微度及轻度水力侵蚀区,水力侵蚀及重力侵蚀活跃。公路建设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扰动原地貌,使其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功能降低或丧失,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就会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加剧,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域输沙量,对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及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不良影响。在上述背景下,分析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工程沿线自然概况,探讨了单项防治措施设计,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毛坝至陕川界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不仅是护坡的措施,而且是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种技术。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在对现有边坡生态防护理论的资料统计、分析及现场考察的基础上,从护坡植物的选择,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原理、分类及其应用4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毛坝至陕川界高速公路为例,结合沿线边坡特性,调查、分析了不同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原理、形式、特点、适用条件及实际护坡效果。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地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应用生态边坡防护技术,可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抑制水土流失,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降低工程造价,节约维护成本,保证高速公路安全运行,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以期为今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现阶段中国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及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人们生存要以食物为基础,而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食物-农产品,又必须从耕地中获取营养。耕地是具有肥力,能生长农作物的土地,它提供着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原料。耕地是人类生存之本,我国耕地资源本不富余,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引发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使得我们对耕地资源的使用是掠夺性开发,耕地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且资源在不断减少,本文试图通过对耕地现状及问题的阐述、分析来探讨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
西气东输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工程的建设对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东部地区能源结构调整、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西气东输管道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轮南,东至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自治区、直辖市),线路全长3,829公里,干线输气管径1,016毫米,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工程线路较长,途经多种地貌类型,多次穿跨公路、铁路和长江、黄河、淮河等大型河流,施工条件复杂,工程建设将大面积扰动地表和产生大量弃土弃渣。建设单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于防治因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系统,保证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环境及地质灾害不仅会影响到使用天然气作能源的工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还要直接影响天然气生产公司的生产效益。在上述背景下,本文研究了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环境及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分析了管道沿线区域地质特征,探讨了管道沿线环境及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规律,可供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27.
粮食(食物)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面对的难题。粮食(食物)质量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粮食(食物)质量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本文概述了我国粮食(食物)质量安全现状,列举了我国粮食(食物)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8.
荒漠化由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三个部分组成,它作为极其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文章从生态经济学理论探讨了干旱沙化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以生态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区域化为主线,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主要研究客体,依据生态学进行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人口压力研究。同时结合陕西榆林市神木县实际,对该县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做了实证分析,旨在促进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学走向成熟,为典型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9.
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开发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土地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实现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质量和产出率的最有效途径和措施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内涵,分析土地开发整理目的、任务、内容和基本原则,总结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特征及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状况,审视当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意义及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0.
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西气东输与陕京二线联络管道工程)支线工程是一条纵贯华北、华东平原,联通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管网,向山东、江苏苏北地区输送天然气的能源大动脉。随着工程施工进度的进行,各阶段的水土流失形式、强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施工安排,分时段分别进行水土流失预测;空间上,对每个施工阶段内,根据建设区域的地貌类型、水土流失特点及主体工程总体布局,将划分不同的水土流失区进行水土流失预测。我们分别对曲阜~济宁、滕州~临沂、德州和武城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勘测,并与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项目部及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环评所进行了座谈,了解了主体工程进展情况,调查分析了当地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成因、水土保持措施和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自然、环境、生态等现状,以期作为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